人大代表 把手縮回來!

人大代表 把手縮回來!

吳志森 時事評論員

港區全國人大應否在香港設立正式辦事處,應否就香港內部事務高調發言,甚至作出干預,雖自回歸以來一直都有討論,但爭論不大。因為大家都明白人大是全國性組織,應只在內地參政議政,而且港區人大的認受性代表性成疑,絕對不是香港正式的民意代表。
如果他們在香港事務指手畫腳,香港便會出現兩個權力核心,有礙特區施政,也有違港人治港原則。港區人大對他們的地位雖有不滿,在中央的告誡下,他們都知所收斂,不敢亂說亂動。

干預香港事務

日前,特首曾蔭權就施政報告正式諮詢港區人大代表的意見。港區人大是特首的選民,正式邀請他們就施政報告發表意見,有謝票性質,也有為連任拉票的意味,但卻大大破壞了原有的規矩。邀請全國性政治架構的成員具體而細微地正式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不但令特區政府添煩添亂,而且後患無窮。
既然曾特首邀請我們提意見,我們當然老實不客氣了,而且意見提得精準,擊中要害。政改方案新增功能組別,政府有意全數撥給區議會,由區議員互選產生。
從民主進程的角度而論,這種間接選舉的方式,當然絕不理想,但區議員有一定民意基礎,由他們互選立法會議員,也算是循序漸進了一小步。

向中央告御狀

但尊貴的港區人大的想法卻不一樣,他們在曾特首面前力陳這方案不可行,有代表指新增功能議席應讓各界均衡參與,不應側重某個界別。
有代表更舉起人大常委去年四二六決定的大旗,力指新增功能應與直選議席各佔一半,如果新增功能議席全數撥歸區議會,便會使功能議席傾向直選一方。
說話冠冕堂皇,但為的卻是赤裸裸的一己私利。左派向中央告狀,指政改方案有利民主派,不利「愛國力量」。
「愛國力量」在區議會選舉佔優,是因為他們的地區服務工作做得好,深得選民支持,但如果區議員可以互選多個立法會議員,區議會選舉便變得「政治化」,衝擊「愛國力量」。他們以何秀蘭葉國謙之戰為例,何秀蘭靠民主派支持空降港島觀龍選區,擊敗在地區工作多年的葉國謙,可見「政治化」如何對「愛國力量」不利,亦會危及他們在香港建立的政治力量。
在告御狀的過程中不知會否上綱上線,把政改方案說成是港英餘孽的陰謀,是彭定康新九組的翻版,是特洛伊屠城的木馬。告御狀或許真的能把這幫港英舊臣一舉掃清。

別作人大附庸

尊貴的人大代表們,請你們的手不要伸得太長,你們參政議政的範圍在內地,不是香港,連如何選立法會議員也要你們來說三道四,婆婆公公太多,香港如何能有效管治下去?曾特首,請你不要自招麻煩邀請干預,要謝票拉票請另選場合,也不要把香港的內部施政作為交換條件,你是港人的特首,不是人大代表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