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香港的發牌程序比越南更慢更煩! - 盧峯

蘋論:香港的發牌程序比越南更慢更煩! - 盧峯

特區政府常常自誇香港政府的服務效率甚高,不比其他發達國家遜色,可世界銀行剛公布的營商環境調查報告卻發現特區政府在發出商業牌照方面的效率不僅及不上發達國家、不僅及不上其他三條亞洲小龍──南韓、台灣及新加坡,甚至連蒙古、越南之類的落後經濟體也比不上,特區政府怎能不好好檢討、怎能不盡快改善呢?
根據世界銀行的調查,在香港申請一個貨倉牌照需要經過二十二個程序及二百三十天;也就是說,投資者要花上大半年時間才能申請到所需要的牌照,至於正式營業更恐怕要花更長時間;相反在香港的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申請同樣一個牌照只需要經過十一個程序,申請需時更只有一百二十天;換言之,整個申請過程幾乎比香港快一倍。更讓人震驚的是,即使在剛開放經濟、剛擺脫共產主義教條的越南,申請同類牌照也比香港快得多,商人只需要經過十四個程序及一百四十多天就辦得到。面對這樣的調查結果、面對這樣低效率及官僚的辦事程序,特區政府還能不好好檢討嗎?
事實上本地中小企業過去已不斷投訴政府的發牌程序過於繁複、已不斷投訴申請各項政府牌照的時間過長,例如不少食肆、娛樂場所、戲院就因為長期未能申請到所需要的牌照而無法如期開業,有的甚至因此而被迫無牌經營;只可惜特區政府雖然信誓旦旦說將會改善、將會簡化申請程序、將會縮短申請牌照的時間,但從世界銀行的調查看來,特區政府的承諾只是空話,申請商業牌照的程序依然繁瑣複雜,依然讓投資者特別是中小企業望而生畏。像這樣差劣的表現,特區政府怎能不盡快檢討、盡快改善呢?

當然,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發牌的程序只是整體營商環境的一部份,香港在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稅制、例如勞工市場的彈性依然有優勢;但是,冗長而繁複的商業發牌程序已令香港的排名逐步下跌,從去年的第四位降至第七位,若果特區政府還不迅速針對問題、還不盡快簡化中小企業申請各類商業牌照的程序,那香港的排名將會持續下降,不但無法追上新西蘭、新加坡等高競爭力的經濟體,甚至會被其他較落後的經濟體迎頭趕上;特區政府難道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嗎?
除了要改善發牌程序、改善行政效率外,特區政府更需要鞏固及擴大香港現有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稅制方面。是的,香港的稅率依然比其他地區低;是的,香港的稅制依然比其他地區簡單;可是其他國家也在急起直追,已在不斷透過減稅及簡化稅制以吸引投資者;相反,香港在過去兩年卻決定加稅並計劃在未來幾年引入銷售稅之類的新稅種。此消彼長下,香港在稅制方面的優勢正被削弱。要扭轉這樣的劣勢、要維持香港的競爭力,我們認為特區政府應把握現時經濟及財政狀況好轉的機會減稅,並放棄開徵銷售稅;只有這樣才能擴大香港在稅制上的優勢、才能讓投資者清楚看到香港維持低稅制的決心、才能真正保住香港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