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市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即使出現突變,股市很少大跌,反而會在事件發生後不久便反覆攀升。譬如倫敦地鐵大爆炸後,英國富時指數只曾在當日急跌,其後便創出新高;颶風卡特里娜吹襲美國,令油價突破70美元關口,促使市場擔心全球可能陷入能源危機,憂慮美國經濟增長會出現放緩,但杜指所受打擊卻有限,上周五更成功突破10600點關口。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和市場已習慣面對突變有關。尤其經過九一一事件,美國經濟不但沒有受到重大打擊,反而逐步走出谷底,重現增長的勢頭。而香港經濟在沙士事件後,居然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況。雖然不少分析都認為這和中央政府推出自由行措施救港有關,但細心點看,亞洲其他地區沒有中國政府的支持,經濟表現亦一樣理想,這絕對是不少分析家難以預期的。
當然,我們不能否定中央對本港的支持,而這亦是為何每當突發事件發生後,經濟總能迅速回升的原因。出現突發事件後,政府希望能將打擊程度降至最低,所以往往會實行一些強而有力的政策,投放更多資源,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刺激經濟回升。而由於市場普遍都希望經濟能擺脫陰影,所以當政府推出救市措施時,政治阻力通常都會較小。
用平常心看風災
現時美國的情況,其實和九一一及沙士事件沒有兩樣。如美國即時釋出戰略石油儲備,以及美國總統布殊和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會面等,都反映出華府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實在不用過於憂慮美國的經濟。
事實上,市場亦以平常心面對這場颶風所帶來的災害,否則美股的表現亦不會如此理想。我們現在擔心的,反而是美國政府的財政問題,又或者戰略石油釋出後,日後要重新儲存時,會否對引致油價再度急升。
美國的雙赤一直是不少人擔心的問題,現在為了重建新奧爾良市,華府的財政狀況應會雪上加霜,所以雖然美國經濟短期不會太受颶風影響,但長遠看,潛在風險仍然存在,尤其如果市場真的對美國雙赤問題重新關注起來,這可能會引致美元急跌,並引發美元資產的信心問題,屆時金融市場所受的壓力可能更大。
投資者必須對此加以留意。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