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威汽車(203)及吉利汽車(175)昨日分別公布中期業績,兩者表現各異,前者純利增加7.2%,至9.91億元,符合市場預期;後者純利倒退23.3%,至4077.9萬元。
【本報訊】駿威指出,儘管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但將全力完成旗下廣州本田全年銷售23萬輛轎車的目標。吉利則爭取全年業績不倒退。
新消費稅有利吉利
對於財政部最近草擬將乘用車、多功能及四驅車按馬力分為五級,徵收不同稅率的消費稅,瑞士信貸第一坡士頓指出,市場近期反應過度,即使開徵新的消費稅,對廣本及華晨(1114)的影響將較市場預期小;相反,吉利及重慶長安汽車更會是受惠者。
駿威及吉利中期每股盈利13.24仙及0.99仙,前者維持派中期息每股4仙,後者不派中期息。
吉利在中午公布業績後,股價曾下挫2.25%,收報0.44元,仍跌1.12%。駿威則一度隨大市下跌0.93%,收報2.675元,無升跌。華晨表現最弱,收1.24元,跌1.59%。
廣本半年銷量升
駿威指出,持有五成股權的廣本,上半年產銷汽車10.91萬輛及10.66萬輛,增約32%,其中轎車產銷佔10.87萬輛及10.62萬輛,增約32%;客車產佔384輛及397輛,下降約24%。
一波指出,按照財政部的消費稅草議,乘用車、多功能車及四驅車將按馬力分別五級,1升以下收3%、1至2.2升收5%、2.2至3升收9%、3至4升收14%、4升以上收20%。
該行認為,儘管市場相信此消息對駿威及華晨屬負面,但實際上,駿威並非完全是輸家,因佔廣本四成銷量的「飛度」,因其產品質量較高,將受惠於即將恢復的消費稅返還。
至於華晨的寶馬轎車,因產品售價較高,購車者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較細,即使增加消費稅對其銷路影響不大。
吉利看好下半年業績
吉利執行董事洪少倫亦贊同,消費稅調整對購車者考慮購買較省油的汽車影響不大,因消費稅由車廠負責繳交,購車者的感覺不大。
相反,若調整現時由購車者自行繳交的10%汽車購置稅,可能效應更直接。
上半年吉利毛利率及淨利潤率均呈下跌,由去年同期的15.9%及13%,跌至13%及5.2%。
洪氏解釋,利潤下跌主要原因是佔去年八成利潤的寧波車廠,首季仍在技改停產階段,加上期內鋼價上升三成,及去年下半年收購,平均售價較低的豪情汽車將毛利率大幅拖低。
不過,他表示,隨着寧波廠4月復產,第2季業績大為改善,並佔了上半年純利的大部份,相信今年餘下時間,吉利汽車仍毋須減價,加上高價車(每輛6.5萬元以上)佔的比重將增至四成,下半年業績應可優於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