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記者扮港商 揭中國貨外銷黑幕<br>死囚屍體製化妝品

《衛報》記者扮港商 揭中國貨外銷黑幕
死囚屍體製化妝品

【本報訊】骨膠原是美容業近年一個熱爆字眼。業界宣傳常說,敷骨膠原面膜,能令肌膚回復天然幼滑;注射骨膠原,可以消除皺紋,還可以令紅唇豐潤性感。但美麗可能有罪、有一個恐怖現實。英國《衞報》昨天刊登一篇調查報道,指中國有公司利用槍斃死囚的屍體,剝皮抽取提煉骨膠原製成美容產品,經香港賣往歐美,不只有道德問題,還可能令消費者受到感染。

據報道,《衞報》記者假扮成香港商人,接觸一家中國化妝品公司經紀,公司名字沒有公開。經紀在中國北方的辦公室對卧底記者表示,他們的除皺豐唇治療用的骨膠原,是用槍斃犯屍體剝出來的人皮提煉,他們又嘗試用墮胎胎兒的組織開發骨膠原。經紀說:「很多研究仍在進行,按照一貫方法,利用槍斃囚犯和墮胎胎兒的人皮。」

剝皮提煉人類骨膠原

聽得人毛骨悚然,經紀說起來卻神態自若,更沾沾自喜吹噓:「我們賣這些產品的時日尚早,外國客戶很驚訝為甚麼中國能夠以不足西方百分之五的成本,生產人類骨膠原。」他指以前死囚人皮更便宜,「現在要繳交款項給法院」,「政府又向各醫療機構施壓,要這類工作低調進行。」
經紀愈說愈起勁,更說用槍斃犯屍體只是物盡其用,不值得大驚小怪:「在中國這是很平常的事,我很震驚西方國家拿這件事大做文章。」他指出,「那些材料」從黑龍江的生物技術公司買來,在中國其他地方開發,產品經香港出口到英國、美國和歐洲。
經紀私下向「香港商人」抖出了國內不道德使用死囚屍體製化妝品的黑幕,但《衞報》記者表明身份查詢時,他卻否認該公司有用死囚屍體人皮。

業者指產品多沒標籤

《衞報》也訪問了英國業內人士,他們說在展銷會見過中國製骨膠原產品,但這些產品在西方售賣時多沒有標籤,難看出來源地。美國骨膠原製造商Imamed副總裁科恩說:「我們在市面見過中國產品,但很多是沒有標籤或者是非法入口。」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AndrewLee曾到中國檢驗移植手術,他說曾聽過中國公司用死囚屍體提煉骨膠原傳聞。
本身為皮膚科專科醫生的香港醫學會副會長史泰祖表示,沒有聽過利用死囚屍體製造骨膠原的駭人消息。他說,以往骨膠原產品主要由牛來提煉,但因瘋牛症問題,近年已不流行,改由植物提煉的膠原,近年美國更發展新科技,利用自己的皮膚組織,提煉出適合自己的骨膠原。
他批評若用死囚遺體來提煉膠原,在道德及產品安全上均絕不能接受,「道德上唔能夠將人嘅身體同器官商品化,好似血液同器官,都唔可以買賣,否則就會因為供求同價值,引起好大嘅問題」,正如血液都是鼓勵市民自願捐血。

醫生擔心會感染疾病

另一個是產品安全問題,他指出,若由死囚來製造化妝品,會出現感染的疑問,若死囚患有傳染病,如肝炎甚至愛滋病等等,究竟化妝品的處理程序,能否殺掉細菌或病毒成疑,用者或有可能受到感染,但他重申:「無論點製造,都肯定唔可以用死囚或者人體嚟做!」
香薰及化粧品進出口商協會主席梁甘秀玲表示此消息「好驚人」,但她認為近年骨膠原產品已不多,或已改用植物膠原。至於產品經本港轉口歐洲,她認為,歐洲對化妝品入口要求很嚴,若經正常渠道,貨品必須具有產地來源及商標等,包括原材料監控,故除非走私,否則難以經香港出口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