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紅結束旋風訪港,有人批評他此行是「有姿勢無實際」。「無實際」之「無」且不說,若論「有姿勢」之「有」,那麼最經典及震撼的一幕,就是握着受家訪的蘇炳楠的手閒話家常了。
倘若蘇炳楠是一位「同志」,那麼被一個男人揑着手不放,而對方又是自己心儀的人物,那麼也許會感到亢奮,說不定還有生理反應。但這位由中聯辦安排的年近六旬的男士,有妻有女,應不是「同志」。若不是「同志」,被這樣揑着手老半天,心裏就難免有點怪怪的味道。倘若曾慶紅不是國家領導人,恐怕會甩之唯恐不及了。
現代文明社會,性向複雜,因此不論男女,握手一下就好,若抓住對方的手久久不放,那麼除非是「鹹濕佬」抓住美女滑溜溜的纖纖玉手,否則大約就關係非同尋常,或是情侶,或是同性「愛侶」。兩個年紀一大把的男人揑着手談天,讓人看了真是心裏發毛。
不過,這可能是中國內地、尤其是領導人不知甚麼時候發展出來的文化。老男人見到老男人,為表親切,總要來點肢體動作。有時候與你握手之後,在你手背上輕撫兩下,再輕拍兩下,然後抓住你的手不放,不習慣這種文化的人,自然不大好過。
記得江澤民初當國家主席,首次出席亞太會議。那次美國總統克林頓因別的事不能來,由副總統戈爾代表。電視上曾出現這樣的鏡頭:在西雅圖的雙邊會晤時,江澤民為表示與美國關係親切,竟伸手輕撫戈爾大腿,嚇得戈爾連忙把腿縮開,因為美國觀眾看到,會以為是同性戀呢!
在江澤民下台之前,曾慶紅與江形影不離,大陸也有人戲稱二人是同性戀。不過筆者相信那是他們都習慣了摸手摸腳的這種肢體動作,應只屬黨內同志,而不是性觀念的「同志」。
中國這種摸手摸腳的文化,是甚麼時候興起的?不得而知。不過,老一輩革命家如毛、周、鄧,都沒有染上這種親切和諧的怪習慣,大約是從江澤民這第三代領導人興起的吧。
可憐民主派議員,光出席晚宴,連碰一下曾慶紅的手都沒有機會。講「姿勢」的待遇,遠不如這位身為工聯會會員的貨櫃碼頭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