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平安米的團體出發點是正確的。今時今日這項活動大概不為扶貧。排隊領米的老人家也不太可能需要這些米糧活口。不是說政府對老人福利已做得十分周到,適當的申請,相信一宿兩餐做得到。如有額外需要,可能轉向接濟了子女。
輪候平安米的老人家事後被訪問,一部份為了家貧,一部份為了子女平安,一部份只為「得閒」。
相信那些為了家貧輪米的老人家中,很大可能已備有拿了多時,也可足夠吃用多時的過期平安米,動機肯定不會冇飯開。最慘還是特區,破壞形象!
求子女平安,平常求神拜佛還不夠?子女知道可會容許他們通街通宵輪米?他們才不要老父母如此傷身為求他們的平安。
最終還是「得閒」,時間太多長日無聊,突然有點細藝,年紀輕的去排迪士尼樂園,年紀老的不用付門票兼有米,齊齊約齊街坊街里輪米當開party。
閣下沒有在電視畫面上看到一班老人家的衝動狠勁,如狼似虎好比八路軍。這把年紀,年輕時大概當過東江縱隊。
老人有通性,要顯示自己老當益壯,後生做得,我唔做得?舊時點點點點點……家母七十多歲,大熱天時,日頭高照,要她少出門,轉個彎已溜出大門出城買幾卷廁紙(家中早已備夠半年所需);要女傭伴她上街,不高興大半天,就是難禁那份被認定老弱的實況。
派平安米的團體是善心的,歷史一直如此,如果社會不需要,老早關門。
輪米這回行動猶如斯巴達汰弱留強,老人們就是要參加這項競技,以資證明自己不是老骨頭,是有氣有力有幹勁的壯年人。尤其老婆婆們,看着屋邨那批同齡的阿公阿伯上深圳甚至樟木頭媾靚妹不知幾梳肝,其中一些甚至抱番一兩件回來領綜援,心理有幾唔平衡?死就死啦,輪到米,威番一次之嘛!社會輿論何必禁止老人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