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有如過山車 五分一病者自殺身亡<br>兩萬港人患躁狂抑鬱症

情緒有如過山車 五分一病者自殺身亡
兩萬港人患躁狂抑鬱症

【本報訊】若果情緒如過山車般起伏跌蕩,此一刻的思維敏捷兼對未來充滿希望,但轉個頭來卻呆滯遲鈍兼萌生自殺念頭,這可能已是患上躁狂抑鬱症的症狀。有專家指出,此症患者數目有上升趨勢,近五分之一病人曾因而自殺身亡;若有親人患上此症,患病機率更比常人高出十倍。 記者:白琳

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名譽臨床醫學助理教授王明爍昨日稱,躁狂抑鬱症患者多於十五至二十五歲時發病,病徵集躁狂與抑鬱症於一身,比普通人的情緒起跌幅度更大,嚴重的更會於一至兩日內大起大落;亦有些病例的兩極情緒變化幅度較低,初時難以察覺。現時全港約有二萬名患者,每年有一千宗新症。

多數需要終身服藥

王明爍指出,此症患者佔全港嚴重精神病病例的一半,即佔總精神病患者約一成多,在過去數年內,病人數目上升了百分之二至三,主要因為人們對此症的警覺性提高。多數患者需要終身服用藥物控制病情,此症主要服用鋰(lithiumsalt)等藥物作治療,初時患者服用後會感到疲倦,過一段時間就能適應。
躁狂抑鬱患者莎莎(化名),今年約四十歲,在約二十歲時發病,「唔知乜原因好唔開心,喺屋企自己匿埋瞓覺;有時又會好興奮,一見到人就會有好多嘢講。」她更在三十多歲時因感情問題,曾一次過服用數十粒精神科藥物,企圖自殺,「屋企人即刻響我個口度挖番啲藥出嚟。」
莎莎十年前到專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職業復康服務的「卓越之友」會所學習中文打字和電腦軟件,現時她透過該會所在一間律師事務所當助理文員。該會所於近一年幫助七十多人成功就業,現時全港有四間精神病患者復康會所。
該會所主管邱鳳賢說,鑑於內地尚有一千六百多萬名精神病患者,卻一間復康會所也沒有,該會所昨與國際會所發展中心舉行簽約儀式,由今日起一連四日舉行啟導課程,向來自北京、上海及長沙的志願團體分享舉辦會所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