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甚至認為柴克雷WilliamMakepeaceThackeray(1811-1863)寫得比狄更斯好。
《名利場》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五十二歲短短一生中,他寫過二十六部小說和散文集,多數是發表在當年雜誌的專欄中,被所謂的嚴肅文學家輕視。有如倪匡兄所說,嚴肅文學能留世,只是留給兒子看,就此而已;但從前的通俗文學,後來成為經典的例子居多。
柴克雷在印度加爾各答誕生,父親是東印度公司的採購主任,回英國後曾在劍橋的TrinityCollege唸書,但他沉迷賭博,把父親的兩萬鎊遺產花光後,跑到德國去流浪,也遇到歌德,兩人成為好友,這也許是影響他寫作的開端。
返英後勤力在各雜誌上發表文章,雖然他深知娶個有錢家的女兒就可以一世無憂的遊戲,但他還是和一個平凡的愛爾蘭女人結婚,生下三個女兒。
大女兒AnneThackerayRitchie後來也成為名作家,對柴克雷有興趣的話,從她寫的《ChaptersFromSomeMemoirs》找資料,最為正確。
第一部小說《Catherine》(1839)是在雜誌連載後結集成書的,大受歡迎。寇比力克改編的《亂世兒女》,原著原名為《TheLuckofBarryLyndon》(1844),男主角的個性,有不少作者的影子。
那年代的讀者,有些認為狄更斯的故事更精采,有些捧說柴克雷的文字較優美。狄更斯受過柴克雷的影響,那倒是公認的。兩人在一次見面時,以吵架收場。
到了一八六三年,柴克雷的健康已有問題,他孤獨地踏上旅途,訪問一個個的舅媽伯母,向她們道別。
在聖誕節前夕,柴克雷爆血管死去,葬禮有兩千個人參加,其中一位,就是他的宿敵狄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