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著書談建館心願

巴金著書談建館心願

建立文革博物館是中國文壇巨擘巴金一直未能實現的心願。他在《隨想錄.文革博物館》一文中,詳細地提出了建立文革博物館的構思。這一構思,從未受到官方的明確反對,但也從未有官方機構列入議程研究過。相反,一些民間文革博物館已陸續誕生。
文革期間,巴金也受到批鬥、到「牛棚」勞動改造,還要被迫寫「交代材料」,「揭發」其他作家的「罪行」,愛妻蕭珊也飽受折磨而死。文革結束後,巴金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心開始反思,留下了五卷四十多萬字的《隨想錄》,並提出文革博物館的構思。

曾受批鬥 「不讓歷史重演」

他說:「『不讓歷史重演』,不應當只是一句空話。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記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館,用具體的、實在的東西,用驚心動魄的真實情景,說明二十年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情?!讓大家看看它的全部過程,想想個人在十年間的所作所為,脫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來面目,償還過去的大小欠債。」
巴金雖然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二十多年,但從未能正式在會上提出議案,他所受到的壓力由此可見一斑。反而,近年民間開始有衝破禁忌之舉。江蘇昆山、四川成都去年先後出現展示文革產物的小型展覽館,至今年初,首座民間「文革博物館」更在廣東汕頭落成。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