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場》 - 蔡瀾

《名利場》 - 蔡瀾

荷李活的大公司,偶爾也會投資一些冷門電影,戲院上幾家當宣傳算數,只賣DVD就能賺錢。
但是,也得有一個明星來保障,到DVD店的人看到這個明星的名字就買下來。《名利場VanityFair》用的是ReeseWitherspoon。此姝拍過很賣錢的女律師片子《LegallyBlonde》,因為大學時修的是英國文學,對此名著情有獨鍾,就接了下來。
原著作者WilliamMakepeaceThackeray善於描寫十九世紀末期的英國社會,故事敍述一個出身寒微的女子,怎麼和階級鬥爭,名利場中的各種醜態,其實到現在還是存在的,有本雜誌乾脆就用這本書為名。

此片由印度女導演MiraNair執導,拍出來的東西細節不足,形象又不夠氣派,女主角未能入戲,皆為致命傷。同個作者的另一部小說給史丹利.寇比力克看中,拍成《亂世兒女BarryLyndon》,故事相反地說一個窮家小子怎麼爬到上流社會。記得和亦舒一齊看時,她驚嘆:「這種謝賢主演的粵語片情節,竟然能拍出一部那麼精采的電影!」
平凡的導演,能將一部經典摧毀,高手卻可以把老到掉牙的故事,變成經典。別比史丹利.寇比力克了,MiraNair連李安都不如。李安還沒在英國殖民地生活過,但他把珍奧絲汀的小說拍得極好。生長在印度的Nair應該更了解英國文學才是,但她沒做到。
近年來,很多英國文學鉅著都改編成電影,奇怪的是,導演多是外國人。文學的欣賞,並不限國籍;電影更是以形象取勝,不管你的肌膚是甚麼顏色,只要有才華,都能有突出的表現。
至於甚麼叫突出,和任何藝術一樣,是多學習,多觀察之後做出來的比較,並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