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鷹君沽壓短期難消除

陸叔理財:鷹君沽壓短期難消除

雖然鷹君(041)中期純利達21.48億元,急升19倍,但對股價支持不大,鷹君的股價在上周四曾大跌超過7%。
其實鷹君盈利得以大升,主要因為投資物業重估入帳所帶動。若不計算投資物業估值上升的部份,鷹君實質中期純利只有1.08億元。
的確在新會計制度下,投資物業重估入帳,間接令不少地產公司的盈利大幅上升,但這個盈利其實只可以視作為一個非經常性的收益。
當樓價的升勢放緩,地產收租股便會失去了這項特殊性收益,盈利有機會呈現倒退;如果不幸地出現樓價下跌的情況,對地產股的盈利影響將會更大。所以如果投資者單以盈利大增作為投資地產股的主要考慮因素,無形中便會掉進新會計制度所衍生的陷阱。
幸好的是,不少地產及收租股在公布業績時,都會將物業重估收益入帳後的盈利,與經營業務所得的利潤分開,令投資者明白盈利的增長是來自自然增長,還是來自物業重估的入帳,避免因誤解而作出了錯誤的投資決定。
事實上,除了因為絕大多數收益是來自物業重估收益入帳,令投資者感到失望外,鷹君的負債持續高企,亦是投資者拋售鷹君的原因。
隨着利率持續上升,鷹君上半年的淨利息支出大增1.1倍至3.25億元,而直至6月底止,鷹君新會計制度調整前的負債比率仍高達72%,難怪市場在周四一度傳出鷹君將會配股集資。

利息開支增幅大

當然,鷹君亦明白,現時集團龐大利息支出,會成為集團業績前景的重大阻礙,所以為了積極減債,集團將會繼續推售朗豪坊6層寫字樓。但相對鷹君龐大的負債,就算6層寫字樓能繼續以高價出售,相信鷹君負債比率下跌的幅度亦不會太大,加上利率在下半年應該仍有約半厘的升幅,如果鷹君的減債速度仍然緩慢,只會令其盈利前景繼續蒙上陰影。
除了利息開支的問題,鷹君的租務表現亦令人憂慮。雖然集團上半年來自香港物業的淨租金收益增長了44%,達到2.84億元,但當中的1.15億元是來自朗豪坊帶來的首次貢獻,但集團旗下的中環花旗銀行廣場淨租金收入居然下跌近23%至只有1.31億元。集團解釋這是因為去年續租租金下跌,以致影響今年收益,但租務表現比同業差勁,則為不爭的事實。
在種種不明朗因素籠罩下,加上鷹君的股價在過去半年累積升幅約有5成,已反映了朗豪坊開幕的利好因素,所以相信其股價短期應會有一定的沽售壓力。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