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吃蘋果有益健康,但身形似蘋果卻屬心臟病高危一族。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的調查顯示,五成七的心臟病患者屬中央肥胖,即「蘋果形」身形。該學院院長劉柱柏稱,香港人的腰圍有增無減,成年人的平均腰圍在五年內暴增一吋;現時全港約有二至三成的成年人身形屬蘋果形,即男性腰圍超過三十六吋、女性超過三十二吋。 記者:白琳
本月二十五日是世界心臟日2005,該會聯同香港電台於八月訪問了六百多名心臟病患者,男性患者中,腰圍超標的佔三成七,女性則佔四成九。調查又顯示,無論是患上高血脂或高血壓的受訪者,均有超過六成屬蘋果形身形。
醫生:有年輕化趨勢
劉柱柏昨日在發布會上稱,蘋果形可單以腰圍數值作準則外,也可用腰臀比例計算,若男性的腰圍除以臀圍的數值超過0.9,女性的超過0.85,也屬蘋果形。
劉柱柏強調,香港的心臟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現時四十歲以下的心臟病患者佔整體的十分之一。市民應及早認清自己是否屬高危一族,中央肥胖是指標之一,正確腰圍位置應在盆骨最高位及胸骨最低位的中間位置,「不過有人會度得唔啱,例如打斜度,或者度咗喺最肥嘅地方。」
世界心臟日2005籌委會名譽顧問高德謙說,蘋果形人士的腹部大量積聚了有別於皮下脂肪(subcutaneousfat)的內臟脂肪(visceralfat),這種脂肪會影響身體荷爾蒙的正常分泌,導致「代謝綜合症」,即膽固醇、血壓及血糖過高,更會令食慾大增,引致惡性循環,所以他們患上糖尿病的機率比常人高三倍多,患上高血壓及冠心病的機率也高出兩倍多。
新藥改善脂肪積聚
不過,高德謙又稱,現時已有針對此症的藥物CB1Blocker,服後可改善內臟脂肪積聚,從而改善身形,再預防糖尿病及降膽固醇,此藥可望於一年後在港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