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歲淋巴癌青年鍾建邦,八月中在瑪麗醫院移植了來自英國的骨髓,由於反應良好,進展較預期理想,醫生已批准他今天出院,返回家中休養。阿邦再三感謝各界支持,助他重燃生機。
阿邦於上月二十二日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暫時沒有出現排斥反應,醫生形容進展令人「驚喜」。
「阿邦康復得好好、好快,白血球、血小板都升番好多,而且佢同啲骨髓好夾,新嘅骨髓已經慢慢生長,暫時冇乜排斥,比我預期好好多。」阿邦的主診醫生兼瑪麗醫院血液腫瘤科副顧問醫生區永仁說。
未來100天最關鍵
記者早前曾往醫院探訪阿邦,光了頭的他,精神蠻不錯,他表示︰「最辛苦嘅時候,我又屙又嘔、發燒同沾寒沾凍,不過𠵱家已經好好多,只係比較攰同埋口爛,但胃口都唔錯。」
阿邦於今天出院,但他仍要每星期往返醫院三次覆診及服用抗排斥藥物。區醫生指,未來一百天將是關鍵時刻。「由於骨髓剛剛先移植入佢身體,我哋需要時間觀察,先可以知道骨髓係咪可以完全站穩陣腳、有冇嚴重排斥,同能唔能夠發揮殺敵(癌細胞)功能。」
阿邦六年前證實患上何傑金氏淋巴瘤(血癌一種),他接受過多次化療、電療,甚至進行過自體骨髓移植,但始終無法脫離癌病魔掌,並屢次復發,骨髓移植是他唯一根治的希望。由於其父母及胞姊的骨髓皆不脗合,阿邦只好尋找無血緣關係的骨髓捐贈者。
至今年五月,阿邦透過香港骨髓捐贈基金在英國覓得脗合骨髓,令他燃點希望。手術後的阿邦坦言,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感覺自己又捱過一關,希望今次之後,真係會冇事,因為我已經覺得好攰。」
隔離期間報讀課程
記者問阿邦出院後最想做甚麼?他半開玩笑答︰「最想食阿媽煮嘅飯餸!」之後他才正經地表示,由於未來半年,他仍要進行家居隔離,因此他會好好利用時間,在家中報讀有關經濟或電腦的課程。
此外,阿邦再三感謝善長捐助他是次手術費,並深深體會香港人無比的愛心。「真係冇諗過咁短時間可以籌到咁多錢,覺得香港人好慷慨,令我好感動。」阿邦由衷地說。
捐款編號:C1712
阿邦在英國找到骨髓,化驗連同付運費用約需二十萬港元,非他所能承擔。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替阿邦籌集捐款,至今共收到四十萬二千餘元,扣除手術費後,善款會留作他康復期間所需的其他醫療開支,包括部份需自費使用的抗排斥藥物及檢查費用等。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