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紹興講股:油價稍後將再波動

譚紹興講股:油價稍後將再波動

早前颶風吹襲美國,令油價大幅飆升,期油價格一度衝破70美元一桶的高位,在這一輪油價急升浪中,假若大家以為不少炒家可能因而獲利甚豐,這樣便可能猜錯了。
近數月確實有不少國際大炒家,追逐炒賣石油及相關的投資產品,可是偏偏當颶風吹襲美國前,不少炒家早已沽貨離場,未能捕捉那次油價的大升浪。
據美國CommodityFuturesTradingCommission(專門留意機構投資者及國際炒家在原油及相關市場的活動之機構)的數據,在8月底颶風吹襲前(大約8月23日的一周),炒家們已大幅減持石油期貨之持倉量達60%,可見這些炒家們未能「食正」早前油價的突然飆升。
至於促使炒家們在8月底前沽貨離場,原因頗為簡單,純粹是因為不少機構投資者欲在暑期完結前獲利回吐,並將盈利入帳,以便令其「成績表」更加漂亮,好向客戶有所交代。
由於在颶風吹襲美國石油價格急升時,不少炒家在石油方面的持貨不多,因此促使他們急忙入市追貨,據聞部份大型對沖基金不欲高位追貨,遂由直接持有石油期貨,而轉為較間接地投資於石油相關股份。
筆者忽然省起,怪不得早前中石油(875)批股的反應如此熱烈,賣個滿堂紅。

損手炒家未離場

另一方面,隨着近日多個西方國家,皆願意開放戰略石油儲備,大約提供6000萬桶原油以紓緩美國的石油困境,已令油價進一步回落,因此早前剛在高位追貨的炒家可能已有帳面上的虧損。但筆者相信,這些炒家不會這麼快便離場,估計稍後仍會有一番好淡角力,令油價出現大幅波動之場面。
上周在「投資學堂」中談論在國內石油公司與歐美石油公司,在員工成本方面的分別時,在翻閱歐美大型石油企業如Exxon及BP等業績報告時,看到它們除了標榜其營業情況時,亦不忘大為推崇它們在員工安全方面的驕人成績。
例如BP指出,在2004年全年僅得11人出現傷亡事故,平均20萬小時工作內僅0.08個工業事故。而Exxon則以一系列資料引證,它在員工安全水平上已達到業界的領導水平。
筆者不禁想到近年國內的煤礦經常出現大量的人命傷亡的意外,動輒死傷逾百人,相對上歐美同業真是安全得多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