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臣子,經常要在忠心與良心之間掙扎。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對攻打伊拉克有保留,不過總統喬治布殊心意已決,他是軍人出身,把忠字放在第一位,只好盡力配合。現在他無官一身輕,可暢所欲言,他承認當日在聯合國力陳攻伊理據,是滿口謊話,是他一生的一個「污點」。
前年二月,亦即是美國揮軍伊拉克之前一個月,鮑威爾在中央情報局總部「備課」五日後,就到聯合國安理會盡數伊拉克的不是,說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證據確鑿,指着衞星圖片的貨車,說是流動生化武器實驗室。鮑威爾當日言之鑿鑿,美國武器調查員戰後卻完全找不到任何生化核武器。
在美國廣播公司周五播出的專訪中,鮑威爾向主持芭芭拉華特絲直認:「這是個污點。我是代表美國向世界鋪陳這些論據的人,這永遠是我的紀錄的一部份。痛,現在仍痛。」
雖然鮑威爾已在今年初離任,但他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沒有點名批評任何高官,沒有責怪當時的中央情報局長特內:「特內沒有誤導我,他跟我坐足五日,他自信給我的情報是準確的。」
「我把忠心看得很重」
他說是那些知情不報的低層情報人員害了他:「情報圈內有些人當時已知部份情報來源有問題,他們卻沒有說出來。害得我很慘。」
鮑威爾又承認,他未見過有證據顯示侯賽因政權與九一一襲擊有關,自己對攻伊有猶豫:「我一向都是個厭戰的戰士,我不抗拒這字眼,反而欣賞,但當總統決定不能再容忍那政權一直違反聯合國決議,我就支持他使用武力。」
對於有人批評自己對喬治布殊太忠心,早應辭職抗議,鮑威爾說:「我把忠心看得很重」,「我不是個半途而廢的人」,從沒有想過辭職,況且他樂於見侯賽因政權倒台。
不過,鮑威爾指伊拉克現時的亂局,是與美國戰後部署不當有關,像伊拉克武裝部隊重建得太慢,但現在不能見困難就退縮,只有繼續協助伊拉克武裝部隊發展。
法新社/美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