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創業(291)公布,上半年純利12.62億元,增長71%;若扣除投資物業重估盈餘,只升26%。董事總經理陳樹林表示,下半年會繼續處理非核心資產及業務,並首次承認獲許多潛在買家及合作對象接洽,但雙方仍在接觸階段,未有具體結果。
【本報訊】華創中期業績優於市場預期,主要由於有3.26億元投資物業重估盈利、零售及飲品業務盈利貢獻上升,以及有1.43億元出售維維豆奶及青島齊潤股權所得的特殊項目溢利入帳。
華創已將石油和化學品經銷,以及投資和其他業務,包括所持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投資有限公司(HIT)及和黃港務鹽田投資有限公司一成股權,定為非核心業務。華創執行董事鄺文謙稱,該等業務約佔公司資產淨值四成多。若以6月底的每股資產淨值7.78元,及已發行股本22.08億股計算,該等資產淨值約為73.9億元。
非核心資產73.9億
陳樹林稱,雖然處理該等資產有一定難度,但相信會為股東帶來非常可觀的收益。若扣除投資物業重估盈餘及特殊項目溢利,上半年非核心業務的盈利貢獻達75.52%,被問及出售該等資產後,會否出現盈利大幅倒退?陳樹林表示並不擔心,一方面固然因為其他業務正在不斷增長;另外出售資產套現所得可用於減債,有助降低財務費用支出。他相信下半年業績仍會保持高速增長,至於會否派發特別股息,則視乎情況而定。
續斥資18億擴超市
上半年,華創資本開支21.39億元,鄺文謙解釋,六成(12.83億元)用於超市擴張;下半年資本開支約18.61億元,亦主要用於超市方面。
新收購的獅王啤酒及浙江啤酒廠,分別仍錄得1700萬及600萬元虧損,兩人相信前者今年可以持平,後者表現會較好。陳樹林說,去年華潤雪花啤酒的銷量仍低於青島啤酒(168),按華潤雪花啤酒每年三成的銷量增長,該公司有信心很快可超越青啤,成為全國銷量冠軍。
紡織業務方面,華潤紡織已是中國最大的紗、布及成衣出口商,雖然近期中國與歐、美出現紡織品貿易糾紛,短期會受影響,但長遠來說只是增幅較低,應不至出現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