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二三線走勢趨兩極化

英之見:二三線走勢趨兩極化

最近公布佳績後股價表現令人失望的股票實在不少,昨日又新加一隻建滔化工(148)。股價回升力度普通,可能是增長由收購推動,但加息環境中將要面對較高的財務負擔,另外邊際利潤下降也令人擔心,可是以公司的規模,現水平估值實在偏低。
這些股份股價表現不濟,多少反映市場對企業日後的營運環境傾向悲觀,就算05年上半年未到頂峯,下半年應該已是差不多。油價高企始終是甚大的風險因素,而且不少行業在過去幾年好景之後,設備投資大幅提升,萬一環境逆轉,盈利的確可以急跌。擔憂是合情合理,由於是遠景問題,短期利好的業績或者企業消息,都未必可以令股價重拾強勢。可是另一方面,市場卻出現一些明星股,二三線兩極化的現象極之明顯。一是信心疲弱不堪,一是萬二分信任,市場性格之極端,實在十分少見,而支持明星股的概念,不少並無特別,例如個別屢創新高的廣州地產股,單從表面數據看,是找不出高追的理由。

弱勢股集資難

配股集資雖然多,但二三線兩極化,資金來源由換馬活動主導,弱勢股走勢會更弱,卻令強勢股有支持,所以對大市氣氛以至指數表現的影響,未必如想像中之大。要市場肯承接大批貨源,總也要有一些概念,弱勢股便不大可能集資。因此有花堪折直須折,今天的弱勢股,都曾經有當紅的日子,昔日可能因為盈利增長動力強勁,不想犧牲攤薄效應,加上利率遠低於盈利率,自然是舉債化算。現在盈利率仍高,股票卻少人問津,喪失了一個集資的選擇,所以如何因時制宜,是一個高深的學問。
至於兩極化的現象,令筆者工作上加添頭痛,跟紅頂白抑或我行我素,是甚大的抉擇。私人一定是我行我素,但人家敲中一兩隻明星,已經可以放離,偏偏不少投資者是以成敗論英雄,而不看投資理據及風險。更麻煩的是,就算想妥協也不容易,高追數據平平的股份有機會中伏,數據吸引的故事不吸引亦沒有用,現在炒股票是比過去幾年更難。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作者之客戶目前持有建滔化工(148)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