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回落 美息見頂<br>投資名言:利環球股債

油價回落 美息見頂
投資名言:利環球股債

過去兩個星期,環球金融市場上的頭條新聞,幾乎完全被美國風災及油價急升的消息所壟斷。天災造成人命傷亡,當然令人惋惜,但風災及油價急升同時引發的市場評論,幾乎都一面倒偏向看淡投資前景。筆者認為,這是典型的「恐慌性偏激」現象,情況就有如過往大多數天災橫禍出現前後的市場表現──愈悲觀的投資情緒,觸發愈激烈的市場反彈;看來似乎是最危險的時刻,往往是最理想的入市時機。

有關油價上升會刺激通脹及引致息口上升,並打擊市場前景這些似是而非的分析,在過去兩個星期俯拾皆是。不如讓我們先作1個小總結:究竟「風災」及「油價急升」這些大字標題,帶出了甚麼樣的市場表現?
截至9月6日的過去兩星期,無論是美國、歐洲及亞洲的股票市場及債券市場都錄得可觀升幅,期間多隻零售市場認受性甚高的環球股票基金、歐洲股票基金、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美國債券基金及環球股債均衡基金,價格都創下了歷來新高或多年新高。一些著名的美國股票基金及亞洲股票基金亦逼近其歷來高位。
筆者過去曾多次提出,加息不是對付高油價的正確方法。油價高企刺激通脹及息口上升,只是傳統經濟教科書的說法罷了。現實的情況又是甚麼呢?過去兩個星期所發生的市場轉變,正好給我們上了寶貴一課。
油價創出新高,正正就是加息預期急跌的一刻。市場原先預計,美國短息在11月後升至4%水平的機會高達100%,但現時根據利率期貨市場反映,上述機率已急降至14.5%。

高油價推升息口?
為甚麼會有以上轉變呢?正確的提問應該是,高油價既然加重了企業及家庭的能源開支負擔,變相遏抑了其他的非必要的開支,央行為甚麼還要藉加息來收緊銀根呢?理性的做法應該是,由政府出面削減與能源相關的稅項,或作出稅務補貼,藉此紓緩經濟潛在的收縮風險。而央行在必要時也該施以援手,暫緩加息步伐;若情況嚴重的話,甚至需要考慮減息。
從現時的情況來看,美國短息在3.75%還是4.25%見頂,經已不重要,最重要的反而是市場已經確認美息正逐步見頂。如我們之前所說,這對環球股債市場及非美元資產都會構成正面支持作用(詳見6月23日本欄)。

投資情緒急劇轉變

筆者在8月25日於本欄曾提出,油價現水平較過去5年的平均價高出3個標準差,屬極端水平,當中隱藏着大量的投機活動,並不能準確反映市場對原油的實質需求;一旦油價於高位大幅回吐,投資情緒料將急劇轉變,並會因此而推高環球股市。筆者認為,這情緒轉變現時已正在發生,再加上加息的壓力減弱,未來月份預料環球股債市場將會進一步造好,而我們則繼續看好高增長型股份,特別是科技股及半導體類股份。
災後的重建,無論是在民居、商用、防災或產油設施等各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因此對基建物料及高科技材料都有龐大需求。
然而,筆者並不是建議所有的投資者都需要增持高增長項目。假如投資者對過去幾個星期的市場波動感到不安的話,便較為適宜採取均衡的組合策略,例如是持有兼備股票及債券成份的均衡基金,或是持有兼備高低評級、長短年期的債券入息基金。正如上文所述,這兩類組合的基金價格近日都創出了歷來高位,其在亂市中有好表現,以及波動程度較低等特點,令投資者毋須面對壓力要選擇最佳的時機入市。因為經常保持適當的股債均衡比例,投資組合幾乎已達到了最佳的風險及回報狀態,這策略對普羅大眾都較為適宜。
筆者本周六(9月10日)將會與多位業內友好於金鐘萬豪酒店3樓宴會廳探討當前環球金融市場前景,歡迎讀者攜同剪報光臨。名額有限,請傳真姓名及聯絡電話至29628880留座。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