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決定重新上市,不過集資額未定,招股價亦未定,之前認購的散戶有否優先權認購,也是未知之數。
當然,對於房委會而言,延遲至今年底才上市,仍未知是禍是福,因為過去1年不論樓價或是租金都已顯著上升,擁有151個商場、1876萬平方呎零售樓面,以及79000個車位資產的領匯,絕對受惠。
整體私人市場的租值在過去1年約上升了3至4成,領匯的資產值估價應可較去年估計的308億高,所以集資金額有機會較上次招股時為多,招股價亦有機會提高。
不過,現在困擾領匯的因素仍然眾多,當中便包括會不會再有法律訴訟的問題。尤其是經過盧婆婆的例子,再有人挑戰領匯上市的合法性,是絕不出奇的事情。就算領匯在招股文件中列明了所有風險因素,亦不代表可以避過訴訟。我擔心的反而是,到底有關方面是否真的已將所有法律礙障清除,確保再次出現訴訟時,亦不會影響領匯上市的進度。
此外,利率在過去1年不斷上升,現時香港的最優惠利率已超過6厘,而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亦有機會再升,領匯如果繼續以每年6厘的年息率作為招來,吸引力實在欠奉。
6厘回報未算吸引
必須留意的是,現在投資市場的氣氛明顯好轉,低回報的投資產品根本難以滿足市場需要。去年領匯上市時,定息保本投資產品仍然大行其道,但到了今日,這些投資產品幾乎絕迹。
雖然領匯的估值可望大幅提高,但相信招股價應不會跟隨上升,以保持競爭能力,我估計,領匯最終的招股定價應會維持在10.83元附近。
一眾散戶又應否認購?了解過以上問題,相信各位應該明白到,認購領匯,本身仍需面對一定的風險,而且投資者不要寄望領匯能給予大家很高的回報率,甚至乎更不應將領匯與交行(3328)等今年上市的大型中資股作比較,因為兩者本質根本不相同。
如果投資者本身的資金十分充裕,又希望尋求一些回報較穩定的產品,以平衡投資組合的風險,那麼認購領匯絕對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房委會若能利用集資所得的資金,將有關資產重新包裝,那麼領匯的確仍有很大上升空間。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