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密碼:<br>盈利增資產淨值為何下跌?

會計師密碼:
盈利增資產淨值為何下跌?

早兩日《金融時報》報道,部份英國公司對國際會計準則略有微言,特別指新準則有關金融工具那部份,衍生工具以對沖法入帳的嚴格要求,令企業的盈利出現扭曲。
這證明不單只香港,其他國家都不甚習慣改變後的會計準則,只不過大家關注的問題稍有不同。
英國方面,部份公司受金融工具的影響較大,《金融時報》更指有某些「為對沖而對沖」的交易,未能通過對沖入帳法的要求。在香港,迄今為止,最令人深刻印象的,就是投資物業重估令公司盈利三級跳。這證明準則本身是中性,但影響程度則因地方經濟環境而異。
除會計師之外,最有興趣了解新準則威力的,是財經版記者。相信與當中涉及不少上市公司帳目迷陣,內藏大量有趣的財經題目有關。近日與《壹週刊》的記者閒談,被問到九倉(004)最近公布的中期業績內,有關盈利與資產淨值的問題。我也被他們考起,一時間答不上嘴。

時空交錯製造異象
問題是這樣的:「投資物業令盈利上升,何解資產淨值反而會下降?」
理論上,這是沒有可能。資產淨值其實是股東資金的代名詞,即股本加上累積盈餘及儲備。九倉因投資物業重估而令半年盈利大升4倍多,換言之,股東資金會隨之大升,資產淨值又豈會下跌?
回家後即刻翻箱倒櫳,找尋九倉的中期業績及最近報章的相關報道。得出的答案是:問題涉及時空交錯。
首先,將鏡頭集中在最近公布的半年業績。這半年九倉最受兩條新準則影響的,分別是投資物業重估計入盈利,及酒店物業要開始計算折舊。
重估所帶來的盈利,要計算遞延稅項,這亦都是新準則所要求。換言之,重估後的盈利要打折頭入帳。

調整舊數字是癥結

酒店物業假如是由擁有者經營,在新準則下,會變成如自用物業般,要按年計算折舊,再以成本價入帳。但如果是租給經營者而僅收回租金(可能是定額另加部份分成),這幢酒店依然是投資物業,要以重估價入帳。
今年上半年,九倉先有重估盈利打折入帳,再減去酒店折舊,計落仍有大幅增長,資產淨值隨之上升。
現在將鏡頭往前推,望向今年年頭,甚至乎04年的年頭。當今年改用新準則後,去年的比較數字都要相應調整,否則計算盈利比去年同期上升多少,是沒啥意思。而這調整的計算,就有機會出現記者所問到的資產淨值下跌。
先講投資物業重估。原本重估升值部份是在儲備中入帳,對當年盈利沒有影響。在新準則下,這升值部份會由重估儲備調撥至累計盈餘。這原本對資產淨值沒有影響,但留意,這未計算遞延稅項在計算後,會令盈餘打折,變相減少資產淨值。
再論酒店折舊。原先酒店是以重估值入帳,但新準則下,酒店會還原至成本價,再計算折舊。取消了以往的重估盈餘後,又會變相令資產淨值下跌。就是這樣,九倉採用新準則後令資產淨值下跌,是因為以往的比較數字要調整,而非關乎今年上半年的數字。
記者們對新準則的認真態度,尤勝投資者!
龔耀輝
年青會計師協會
www.hkya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