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混亂後 急謀改善方法<br>政府出派米六招供團體自由選擇組合

大混亂後 急謀改善方法
政府出派米六招供團體自由選擇組合

【本報訊】盂蘭節派米引起大混亂,導致老婦跌死慘劇發生後,港府急謀對策改善派米秩序。民政事務局鑑於不同派米團體有不同傳統,決定不一刀切要求團體按單一方法派米,而是計劃推出六招讓團體自選組合,包括現場只派小包米,大包米則送上門;又或者先登記後分段到現場取米,減少派米輪候人龍,避免再發生意外。 記者:呂焯均

慘劇發生後,民政事務局聯同民政事務總署、警方及社會福利署,即着手研究減少輪候人龍方法。據了解,當局前日首次與其中四十五個派米團體開會時,民政事務局提出要求減少輪米人龍,還未提出具體方案,團體已表明有自己的傳統,不同意只跟從一種方法去做。因此,民政事務局同意採用混合模式,只列出可行方案,由團體自選組合。

團體:無一樣行得通

民政事務局研究最少六個可行方案,包括以米券代替派米;只派一公斤以下的小包平安米做象徵;現場派小包米,然後大包米派上門;排隊先做登記,然後分時段再到指定地點取米;先做登記後抽籤等。
不過,各方案仍需進一步研究,例如預先登記方案,究竟所有人都有資格登記,還是只限老人家,又或由社署或志願機構提供貧困家庭名單。該局將邀約派米團體一個多月後開會,屆時會詳細討論各種可行方案。
港島西區的三角碼頭盂蘭勝會執行理事陳運然坦言,當局所提的六項建議,無一樣行得通,他認為,若警方嚴格按場地可容納人數來截人流,根本不會發生意外。明年盂蘭節,他會採取特別安排,所有傷殘人士和八十歲以上老人不用排隊,優先取米。
事實上,前晚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首次與派米團體開會,原本邀請全部六十多個團體,最終只有四十五個出席,會議初期氣氛較僵,團體表明不滿要管制派米方法,又強調「敬老揚孝,布施四方」是盂蘭節派米宗旨,絕對不能取締。

何志平與團體達共識

雖然有小部份團體已採用先登記老人家然後上門派米的方法,但大多數團體都表明不接受,因為派米是布施四方,不能只接受個別地區或指定年齡者登記。團體又指,維持秩序和人龍安全是警方責任,團體也不斷改進派米方法,故毋須政府監管。
何志平最終與團體達成共識,尊重派米活動傳統,但要改善短時間內聚集大量人群情況,特別須顧及老人家安全。雙方又同意沒有單一可行方法,下次會議繼續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