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鯇魚驗出孔雀石綠<br>淡水魚銷量增售價回順

再有鯇魚驗出孔雀石綠
淡水魚銷量增售價回順

【本報訊】淡水魚樣本持續驗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綠,但巿民對淡水魚的戒心卻已逐漸減退。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公布,早前抽查的十二個進口淡水魚樣本中,其中一個鯇魚樣本證實含微量孔雀石綠,每公斤含二點七微克。有業內人士估計,鯇魚樣本屢屢出事,與此魚夭折率高有關。
由上月二十日至昨日,政府累計已化驗了一百九十五個淡水魚樣本,當中十九個發現含孔雀石綠。
曾從事養殖工作的港九新界海外漁業商會理事長許漢文估計,由於鯇魚的夭折率高,所以令較多人使用孔雀石綠,「鯇魚擺十萬魚苗落去,得四、五成發育得好,一成唔好,其餘嗰啲都夭折晒,但係大魚畀十萬魚苗落去,有八成、九成養得好。」
他又稱,昨日淡水魚來貨達過往四成,約三百擔,即三萬三千斤,批發價亦由兩日前十至十一元一斤,降至九元五角至十元一斤,「個價叫做回順咗,早兩日賣出去要十六、七蚊,真係無錢賺,今日啲人(巿民)反應一般,叫做肯埋嚟買吓嘢,始終我哋賣啲平價嘢,都會有人食嘅。

青斑銷情未復原

香港鮮魚行總會理事長黃天雄指,巿民已對進食淡水魚恢復信心,銷量逐步回升,「超標係嗰少少,又唔係十幾個樣本都有,得一個半個,重要食得嗰幾両,無乜嘢嘅,過晒氣㗎喇!」他又稱,現時淡水魚的售價已接近出事前的水平。
早前台灣及泰國輸港的青斑,先後遭驗出含孔雀石綠,業界自願停售。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說,昨日約有五、六噸青斑進口,是過往的七成,「(銷情)都唔係話咁好啦,因為本地推咗好多其他老虎斑、星斑呀出嚟,過幾日酒樓有啲酒席,就好啲囉。」
李彩華指出,現時青斑的批發價已由過往逾五十元一斤,回落至四十至五十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