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些慈善團體舉辦派發平安米活動,吸引數千長者前往,不少老人家通宵達旦輪候,沒有睡覺,等候十多小時;更有些長者怕上廁所而整日不敢飲水。其實,這樣的通宵輪候,對於年屆六七十歲高齡的老人家來說,是一件高風險的體力活動。
日前,有一位長者在派米中心外跌倒,不幸過身。對於體弱的老人家,要拿着兩包五公斤重的米走路,絕對不是一件易事。身體需要付出非常大的體力,容易出現氣喘,兩手麻痹,頭暈眼花,更可能因此而跌倒,導致傷亡事件。
事實上,醫學的統計數據顯示,約有三成長者的死亡率是與他們跌倒有關的。老人家骨骼脆弱,也缺乏足夠骨骼肌保護身軀,四肢血液流速放慢了三至四成,而且神經系統老化,神經信息傳遞速度減弱,反應緩慢,身體一旦失去平衡便容易跌倒。再加上需要通宵輪候,缺乏睡眠,導致身體虛弱,免疫力顯著下降,易因未能適應早晚溫度差異而患病。
當派米活動在夏天舉辦時,長者出現受傷的情況會更多。在歐美地區受夏天熱浪襲擊時,均有千計的長者身體出現中暑或不適而死亡。他們身體的散熱及排汗功能差,而且大多缺乏運動,沒有適應環境的能力。所以,身體虛弱的長者,不宜參加派米活動。
日常應多做運動
長者們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做運動,每天應步行最少一小時,做些負重及健體鍛煉,到郊外吸收新鮮空氣,定時耍太極、打門球、行山、游泳、跳舞等運動;注意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營養;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即使參加派米活動,也確保身體安全,享受「平安」米!
撰文: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
逢周二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