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中石油人工便宜效率成疑

投資學堂:中石油人工便宜效率成疑

近年不少歐美及日本國家的大企業,紛紛將生產工序搬移至國內,廣州等地區更因而有世界工廠的稱號。至於吸引外商到國內設廠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國內廉價的勞工。可是投資者不一定需要在內地設廠,才可受惠於國內的廉價勞工,其中一個策略便是投資於國企股,因為這無形中閣下便變相投資於該企業身上。正如投資理論中一個重要概念:「Whenyoupurchaseacompany'sstock,youarebuyingasmallpieceofthebusiness」。
早前筆者閱讀中國石油(857)的中期業績,最初看到它在本年上半年的員工支出,高達80.48億元人民幣時,不禁感到其勞工成本頗不便宜。但進一步研究後,察覺此乃中石油的423,200名僱員在上半年的薪金總額時,便即時改觀了,因為423,200名員工在上半年的總薪金為80多億人民幣,亦即相等於每名員工的平均月薪僅得3169元人民幣。
月薪三千多元人民幣,以國內的生活水平來看,可能不算太低,但相對本港及其他歐美國家的薪酬水平,則是頗為偏低了。就以去年沽售中石油股份的英國石油公司BP來看吧(BP基本上是全球其中一間最大的石油公司)。
從BP2004年之年報顯示,它在2004年全年的薪酬及相關成本為96.4億美元,其間共僱用了102,900名員工,亦即僱用每名員工平均每月成本是7807美元,相等於6.3萬多元人民幣!從上述兩石油公司的比較可見,BP的員工成本平均為中石油的20多倍,可見中石油的勞工成本極為便宜。

中外例子可對比

此外,中石油的20名董事、監事等高層在本年上半年的酬金、薪金、津貼及其他福利等等的成本合共101.7萬元人民幣,亦即僱用這20名高層6個月的成本僅為100萬人民幣,相對BP的3名高層如CFO、CE、EVP等去年的薪酬已達470多萬美元,亦即38,00多萬元人民幣。至此相信大家已可知中石油相對其他國際大型石油公司,在每名員工的平均成本上偏低情況,正如文初所講,投資國企股便變相可享受到內地平價勞工之好處。
中石油的員工成本雖然便宜,但其效率則成疑,由於盈利較中石油更高的國際大型石油公司如BP、Exxon等,它們的平均員工總人數僅為十萬多人,但中石油的總員工人數卻高達42萬多人,是其他國際大型油股的4倍多,但盈利卻不及這些國際大型油股,可見員工成本偏低,員工的效率也可能會同樣偏低。
(編者按:本欄昨日提及的美國花旗銀行,作者譚紹興及其有聯繫者,目前持有該公司之股份。)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