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金聖華退休,成為社會新聞。
為甚麼?因為翻譯這一行,把中文和外語撮合一起,希望中文跟英語法文能聯婚成孕,明明像做媒人,結果,發生了戀愛的卻是自己,而且往往陷入一場絕望的苦戀。
因為當今華人社會流行的劣質漢語,最容易英譯,像「構築一座經濟發展的平台」、「政府對發展西北態度有所保留」,這等漢語,只是躺在床上任由英文狎玩的一批廉價妓女。閉上眼睛亂摸,都可以字字對號入座,而且這等漢語譯英文的翻譯,不須工夫,沒有快感,跟港男在深圳嫖妓的心理一樣,譯完之後,恨不得把眼前這個齷齪的妓女一腳踢下床。
真正的中文卻不同:翻譯是樂趣和痛苦,像英譯水滸傳,不僅譯字,而是譯意,翻譯衍生的戀愛,就由這一層開始。
然而絕頂的中文,在詩詞裏,李白杜甫,要譯的不止是「意」,而是「意境」。詩詞之中,還有一些在最高的光明頂,要譯出意境之際,才發覺跟隨着文化,是不可能不可能的。例如梁羽生《白髮魔女傳》的開卷詞沁園春,列位看官且仔細看:
「一劍西來,千岩拱列,魔影縱橫。問明鏡非台,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且收拾,話英雄兒女,先敍閒情。」
開頭一句,是電影的大場景,其意境先不可譯。這是一段評論,其中的明境菩提,俱不可譯。然後一個「魔」字,不是Demon,也不是耶教的Devil,武俠中的魔道,也是佛經裏的意念,也沒得譯。
再看下片:「風雷意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鋤栽花,長詩佐酒,詩劍年年總憶卿。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
崢嶸、寒霜,都是中國以情入景之意。「百年一諾,不負心盟」,這一句蘊藏萬千溫柔,讀來叫人流淚,譯成:Withapromiseofahundredyears,Iwillneverforgetourrendez-vous,雖借助了法文,還是太粗線條了吧。「心盟」,比Rendez-vous更情深百倍。「短鋤栽花,長詩佐酒」,瀟灑絕代,高逸清幽,自是徐志摩的甚麼揮一揮衣袖之類難匹。還有一個「卿」字,絕對不可以譯成You,甚至老派的Thee。
因為這是真正的中文,不是所謂「漢語」。中文是不可以翻譯的,就像英文說的:Lostintranslation,不錯,一切都迷失了,在天山的霜氣和塞外的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