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就特好技擊,最愛看武俠小說和武俠片。李小龍既有實打實的真功夫,難怪格外受人崇拜,連老外對這個青蜂俠也青眼有加。《冬蔭功》拳霸柏朗伊雲(TonyJaa)身手同樣不欺人,絕非一般花拳綉腿可比,能成為眼下影迷的偶像,自是順理成章。
不過兩人都只是拳腳了得,武藝比起中國封建時代的武狀元,恐怕還差上一大截。當日的武狀元倒並非光是武夫,更是文武兼備,既為武林至尊,亦屬戰陣良材。中國哪時開始有武舉?原來是先萌芽於南北朝,而始興於武周。武則天還親自出題考試,開了殿試的先例。
武舉子要應考甚麼科目?這包括長垛、騎射、步射、靶射、翹關(舉重)。武則天了不起的是,為了杜絕賄賂作弊,下令考卷上要用紙糊上舉子姓名等個人資料,在科舉史上,這是創舉。到了宋朝,舉子除了武藝,還得懂兵法,要熟讀《孫子》、《吳子》、《尉繚子》、《司馬法》、《唐李問對》、《姜太公六韜》、《黃石公三略》等兵書。
李小龍和TonyJaa功夫再了得,當日也不夠格當武狀元。宋朝時為了武舉,特設叫「武學」的學校,我看他們兩人都得先去報名入學,才能去考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