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857)上周「突然」宣布配股。雖然從現金流觀察,中石油真的欠缺配股理據,但今次配股集資實在是有迹可尋。
由於一切都在預期之內,所以市場的焦點,已放於有多少城中富豪參與今次配股。恒基地產(012)主席李兆基是首個表示會參與中石油配股的富豪,之後周大福集團、嘉里集團及長實(001)集團主席李嘉誠均表示認購了股份,而市場更傳出,持有中石油超過13%H股的股神巴菲特亦趁今次配股作出增持行動。消息料有助中石油股價紓壓,尤其是油價已升抵70美元,再上升的空間有多大,實成疑問,但李嘉誠等仍然願意在現水平吸納,可見中石油前景仍有憧憬空間。
當然,上述「超級投資者」認購中石油,定會引來市場不少猜測,但投資者似乎只是從油價層面分析,忽略了中石油本身的基本因素。
首先,如果投資者有留意應會發現油股近日根本未隨油價的升勢,反而上周五油價下跌超過2%時,油股則隨步急挫,並拖累美股表現,可見投資者對於油價能否支持油股表現,仍有保留。既然如此,「超級投資者」認購中石油,又豈等同他們看好油價的前景?要知道今次中石油配售的新股有半年禁售期,半年後的油價會如何發展,相信不會在他們掌握之內。
事實上,今次中石油配股後股價不跌反升,主要和市場預期該筆資金將用於收購母公司的海外資產有關,這除了可以令油產量大增外,亦會對集團的平均實現油價帶來支持。因為現時內地仍然控制油價的升跌,加上內地的產油質素相對較差,所以中石油的平均實現油價一直與國際價格出現頗大的差距。不過,隨着逐步將業務拓展至海外,代表就算國際油價真的大幅回落,中石油亦可以透過增加海外業務比重抵銷負面影響,這才是一眾投資者投下信心一票的主因。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