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布內地加工變「香港製造」<br>破偷龍轉鳳出口成衣

廢布內地加工變「香港製造」
破偷龍轉鳳出口成衣

【本報訊】針對歐美對中國紡織品實施配額,海關日前於落馬洲管制站搜獲大批廢布料,估計不法商人將廢布運回內地加工,騙取「外地加工措施」出口認證,然後把內地成衣換上「香港製造」品牌銷往歐美。海關指該批廢布約可換取十五萬件、總值七百六十萬元成衣配額。 記者:譚健文

海關貿易管制處處長黃任民指出,自美國及歐盟於今年五月宣布向部份中國製造紡織品重新設限,香港海關近月加強搜查進出口紡織品,以確保報稱以香港作生產地的紡織品及成衣均在香港境內生產,保障「香港製造」信譽。
現時本港成衣並不受國際成衣配額限制。海關發現不法商人利用「香港製造」不受成衣配額限制優勢,把成衣運回內地騙取出口認證。
本月一及二日,海關貿易管制處展開代號「防火牆」行動,成功於兩輛前往內地貨車上搜獲兩批廢布料,並拘捕兩名司機。海關調查後,相信該批廢布料來自九間公司,並懷疑不法商人藉以騙取「外地加工措施」出口認證,然後把內地成衣換上「香港製造」品牌運港再銷往海外。海關指該批廢布數量龐大,估計約可換取十五萬件、總值七百六十萬元的成衣配額。

另撿5萬件冒牌成衣

另外,海關人員本周日於落馬洲管制站搜查在一輛由內地入境貨車,撿獲五萬多件、總值一百五十萬元,附虛假標籤及冒牌成衣,當中包括一批偽冒英國名牌BURBERRY成衣。

一批包括偽冒英國名牌BURBERRY的冒牌成衣,被海關人員截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