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會計師行未成氣候

內地會計師行未成氣候

【本報訊】現時本港八至九成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的審計工作,均由國際四大會計師行承包;7月底首家內地會計師行信永中和,藉CEPA機制收購本港的何錫麟會計師行,希望打破現時四大壟斷局面,但業界人士認為並不容易。

難威脅四大地位

會計師公會副會長陳茂波指出,以往有本地會計師行以合作或聯盟形式,跟內地會計師行相互介紹客戶,並從中分帳。不過,他相信日後一些大型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仍然會找四大行,因為要有相當的審計規模能力,才能承擔有關工作;小規模的民企,才由其他會計師行承包。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分會副會長周雪鳳相信,本地會計師行若要拓展內地市場,透過與內地會計師行合併或合作形式,將是未來發展趨勢。由於本地會計師行不熟悉內地法制、法規、稅制及會計準則,加上自行在內地開設分行投資較大,面對風險更高,因此找內地合作夥伴會更適合。
透過兩地會計師行合作,可利用兩地專業執照為客戶服務,提供兩地不同審核制度的報表,長遠而言,可協助更多內地企業來港上市。
不過,她不認為可挑戰四大行地位,或是威脅四大的收費水平,因為對方始終累積較多經驗,亦有品牌效應,在本港對公司管治要求日高情況下,交易所和保薦人對核數師要求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