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窩輪有否存在價值?

陸叔理財:窩輪有否存在價值?

上月的「8.18輪災」,引起各界對窩輪市場運作的關注。可能市場注意力集中在窩輪價格急跌,令投資者蒙受損失,因而令風波愈弄愈大。
有留意本欄的朋友,都知道筆者一直有提醒大家,如果要炒輪,必須好好控制注碼,因為大部份人在窩輪市場慘敗,都是過份投機所致。另外,我亦有在電台節目中向聽眾們提出警示,指在對沖活動帶動下,窩輪價格可以急升,亦隨時會出現急挫的情況。
事實上,「輪災」之所以出現,主因是當日大市急轉直下,引發部份證券行把窩輪斬倉。基本上,證券行是不會容許客戶將窩輪抵押作孖展借貸,然而,有些炒「即日鮮」的投機者,很多都沒有存錢入證券行,只以「篤手指」的形式去炒賣。當市況逆轉時,證券行必然會果斷斬倉,保障自己。
眾所周知,大凡出現斬倉活動,股價(或輪價)會出現非理性下跌,而發行商亦要即時沽出正股作為對沖,因而加速窩輪的跌勢。事實上,窩輪本身已有槓桿效應,若再以「篤手指」的方法炒賣,風險更加會倍增!
另外,在「輪災」事件中,大家焦點都集中在窩輪實際價格與理論價格出現巨大偏差,因而覺得窩輪「搵笨」。
事實上,窩輪的定價模式是一條非常複雜的算式,而且背後有一連串的假設,故此,所謂的「理論價格」,也只是一個參考指標,實際表現都是要看當時的供求而定。

理論價只能參考

舉例說,87年股災前,恒指期貨較現貨「高水」超過200點,但仍有人繼續追捧現貨及期貨。此現象代表市場相信未來大市仍有上升空間,但當然沒有人會料到股災會突然來臨。同樣道理,8.18前,港股氣勢如虹,不少投資者認為港股仍可再升,不少Call輪繼續受到追捧,因而偏離了理論價格,情況就如上述期指出現大高水一樣。這種由市場力量主導的資產價格失衡現象,一旦遇到市況逆轉,都會出現非理性的調整。
大家不妨想一想,在大跌市當日,其實也有人買入了Put輪而成功獲利,可惜的是大家只集中在Call輪的損失,因而對窩輪有過激的評論。
窩輪會令人輸大錢,有人質疑此產品是否有存在價值?大家不妨想一想,港股有逾千隻股票上市,但當中可能只有少數是值得投資的。若有投資者買了劣質股而輸錢,是否代表了股市就沒有存在價值呢?
每種產品都有其捧場客,如果大家對產品有懷疑,大可以不沾手,但切勿在參與後才輸打贏要。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