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突然宣布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押後到美國訪問無疑是個令人意外的消息、無疑是個不尋常的做法,因為今次畢竟是胡先生出任中國黨政最高領導人後首次官式訪問美國,雙方早在幾個月前已開始作各方面的準備及安排。現在雙方突然在胡先生出訪前夕宣布無限期押後訪問行程,當然讓人懷疑中美雙邊關係是否出了亂子、當然讓人擔心這是兩國關係從穩定轉向交惡的徵兆。但我們認為,今次不尋常決定並不意味兩國關係出現了甚麼根本性的變化,也不是因為中美兩國在禮節或一些政策問題上有重大分歧,而是因為兩國內部的政治形勢特別是美國內部的政治形勢變化造成的。
首先從美國方面看,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正處於上任以來最弱勢的狀況。伊拉克局勢始終未穩定下來,大批美軍繼續留駐當地,美軍在伊拉克持續有傷亡已令愈來愈多美國人、美國輿論質疑布殊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及反恐政策,令布殊政府在外交上愈來愈被動。而剛發生的風災讓好些美國大城市淪為廢墟、讓部份地區變成無法無天的人間地獄、讓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變成缺糧缺水的難民更使布殊政府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威信全失。這樣下來,布殊總統及他的政府即使還有甚麼政治資本(Politicalcapital)也只會盡量花在救災、花在善後、花在挽回民望上,他再不可能在中美關係上採取甚麼主動、或有甚麼大動作。更何況美國政壇近期正吹起一股批評中國、提防中國、敵視中國的風潮,不管民主或共和黨議員都在向布殊政府施壓,迫使布殊政府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政策,包括貿易制裁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布殊政府根本沒有空間、沒有能力對中國作出任何讓步或跟中國達成一些被視為對中國有利的協議;換言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這個時候到美國訪問肯定會空手而回,甚至可能受到冷遇。胡先生及中國政府怎能不重新考慮訪問美國的時機呢?
美國近期的國情固然對中美進行元首外交不利,中國內部的政治情勢同樣對今次訪問構成壓力。要知道中國內部特別是軍方一直有不少人懷疑美國要遏制中國的發展,要求以強硬態度對付美國,再加上近期美國一再向中國施壓,包括迫使人民幣升值、阻撓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對中國紡織品及其他產品出口設限等。這些強硬派的疑心只有更大,他們也更不希望胡錦濤今次訪問再對美國作出甚麼讓步或向美國示弱。這樣下來,胡錦濤的外交迴旋空間大為收窄,他要達成甚麼重要協議的機會大為降低。既然這次訪問取得政治成果的機會不大、既然這次訪問不能替他建立甚麼功績,胡先生藉風災作為理由重新安排訪美時間表不是很正常嗎?
事實上元首進行外交活動除了為國家爭取利益、為國家拓展國際活動空間外,更重要的是讓元首建立威信、贏取政治資本。只可惜目前不管中國或美國的政治情勢都不容許中美兩國元首達成甚麼重要諒解、達成甚麼重要協議;也就是說,今次胡錦濤訪美之行對兩國元首建立威信、贏取政治資本沒有好處,反而可能令兩位元首耗費政治資本向反對者、向國民交代。既然訪問已變成吃力不討好甚至要虧本的事,兩國領袖當然要重新考慮、當然要另作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