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雞,像果子狸,幾百斤無罪鮮活淡水魚枉來塵世一場,一陣恐慌令牠們遽然終極歸宿於垃圾桶、焚化爐。
相比不明不白進了枉死城的水族,曾家錦鯉無疑幸福得多,但又還不算最大福大運。莫羨牠們家主人官運亨通,打造三十萬魚池於禮賓府,從魚的角度看,搬塘易池,吉凶未卜,因為即使魚池造得再好,也是全新的存活環境,成年大魚不一定能適應,搬一搬小命能否得保,無人敢說。
像雷強水族店面的七尾龍吐珠,或許方算福運前世修來。當年每尾都是明星級數,遍體彩鱗如彤霞織錦,豔絕同儕,又似有靈性,自知得天獨厚,游弋時顧盼自豪,一派王者風度,作為雷強鎮店之寶,當之無愧。更難得是七龍鎮店,一鎮二十多年,不動如山。近幾年七龍明顯有垂老頹唐之態,豔色不比從前,如果純粹從商業角度考慮,牠們難免要「遜位」,退居較不顯眼角落。店東卻是不離不棄,相信也考慮搬動老魚對牠們性命考驗太大,仍然讓耆英七龍盤踞店面最當眼、最舒適的大缸,確是對牠們非常有情有義。
能獲人類厚愛善待的魚,肯定佔極少數,其餘大部份,苦苦掙扎也難以活得稍有尊嚴。
執筆之際,傳媒剛好發現好幾個由廣東省提供、經國家質檢總局核實的「Q嘜」魚場,不只池中無水魚難養,甚至連魚塘也早已被填平。莫非長年受污染和化學品折磨,淡水魚已偷偷進化至無水無塘、吸風飲露能養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