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調查發現,國內能被列入中產階級的人口比例,目前約佔整體就業人口百分之十二,約有八千九百多萬人。專家指出,今後十年將是國內中產階層發展的關鍵,如不順利,中產階層有可能被撕裂,不利內地社會的公平發展。
由南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周曉虹等學者組成的中國社會變遷研究專題小組,早前訪問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三千多名居民,以了解他們的生活模式,並根據結果整理出一套釐定內地中產階層的標準。在內地,要被列入中產階層基本上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經濟月收五千元或以上;二是職業為管理或技術業人員;三是曾受過大學或以上教育。
中產雛形 發展不樂觀
不過,有份參與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宛卻指,國內的中產階層仍處於雛形,今後發展並不樂觀,原因是目前內地的社會資源,仍被一小撮擁有特權的政治及經濟精英分子所壟斷。
張宛說:「這種聯盟實際上控制了市場發展機會,那些中小企業和無背景的下層者,很難憑自我奮鬥獲得發展。這就是時下中產階層發展中遇到的一種特定結構現象。如果你有權力背景,你的發展空間就大,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則小,且前景難以預測。」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