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嘉雯、黎國剛報道】九龍中醫院聯網先後有員工感染肺結核,引起院內員工恐慌。該聯網發言人稱,九龍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兩名實驗室技術員先後於五月及八月證實感染肺結核,二人現時情況穩定,其中一人在肺結核病菌實驗室工作。
有學者認為,難以判斷員工是在實驗室感染或社區感染,但若醫院部門或實驗室在短時間內接連有員工感染,應追查工作程序有否出現問題。
本報接獲投訴指,伊院M座微生物化驗室先後有多名職員感染肺結核病,但院方一直未有向員工作出交代,也沒有安排其他同事接受檢查,令同事在惶恐中工作,並擔心一旦染病會傳染家人。
院方稱符安全規格
九龍中醫院聯網發言人證實伊利沙伯醫院一名女實驗室技術員因咳嗽,在今年七月求診,其痰經種菌後,在八月下旬證實感染非傳染性肺結核,該員工於過去一年沒有直接參與肺結核化驗工作,患病員工現正休假。
此外,九龍醫院一名實驗室技術員於五月進行例行X光檢查中,發現肺部有陰影,經胸肺科醫生臨床診斷為非傳染性肺結核。發言人稱,該員工在肺結核病菌實驗室工作,但實驗室的安全標準及措施一向符合規格,員工會根據既定感染控制措施,處理實驗樣本。兩名員工現正在衞生署胸肺科診所接受治療,情況穩定。
醫護感染風險較高
衞生署稱,會跟進事件。
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說,肺結核病菌培植工作需在實驗室內的安全櫃內進行,櫃內有固定抽風設施,實驗室人員一般不會吸入,除非在開放的地方進行實驗。他坦言醫護人員感染風險高,特別在病房,因為不知誰是隱形病人。在英國,實驗室人員及病理化驗人員患肺結核的風險以陪數計。
他又稱,本港每年有七千宗肺結核個案,難以判斷員工是實驗室感染或社區感染。但若醫院部門或實驗室在短時間,如數週或數月內接連有員工染病,則應追查工作程序有否出現問題。他強調,要知道員工是否在同一地方感染,可以化驗他們體內的細菌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