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入大學 - 左丁山

爭入大學 - 左丁山

睇《國際先驅論壇報》講南韓教育,以一位十五歲女生為例,佢發奮要在二○○八年考入高麗大學英文系,讀書廢寢忘餐,成個暑假都返學校參加補習班,最大嘅娛樂就係以好成績博取阿媽同佢換新款手機,南韓男女學生都識得閉目用手機寫短訊。上述呢位女生上堂時,眼望老師,右手寫筆記,左手喺書枱櫃桶內寫短訊,並冇撞板。

記者嘅報道角度相信係南韓學生讀書勤奮,入大學競爭空前激烈,以示亞洲人之拚命向上。究其實,美國學生入名牌大學咪又係咁辛苦,中產及富裕家庭嘅子弟,發夢入哈佛耶魯,中間唔知花咗幾多心血,考SAT以千五分以上為目標,又去非洲做義工,無非博收到哈佛入學通知啫。假如老頭子幫一把,機會就大好多。一位芝加哥大學學生話畀左丁山聽一個真實故事:佢嘅芝大好友本想入哈佛,因為好友之父親於哈佛本科及醫學院畢業,以為校友女兒會得到額外照顧,誰知考到SAT千六分,哈佛都唔收,大失所望之餘,入咗芝加哥。呢,好友之同班同學B一樣俾哈佛拒絕,同學B媽媽好唔高興,打電話去哈佛問個究竟,收生處人員向媽媽解釋唔收嘅理由,講咗半個鐘頭,媽媽最後話:「我聽唔明,請你去睇睇某校園內某某大樓內之某某翼嘅名稱係唔係同我個女嘅姓相同……」過咗一個禮拜,同學B收到哈佛來信,通知佢入學。
可惜香港冇呢支歌仔唱,否則大學籌款會容易好多。以申請入學學生之父母、祖父母有冇捐過錢為取錄準則,是否違反精英教育原則?唔會喎,第一,學生成績差,邊度敢嚟申請;第二,捐款人後代憑捐款搭夠,入學之後如果頂唔順密集功課,成績甚差嘅話,會自動退學,最差嘅,會被勒令退學,故此名牌大學嘅畢業生(產品)質素不會受到損害,美國名牌大學一向係咁,聲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