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上季經濟僅增3.3%

美上季經濟僅增3.3%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次季經濟增長被輕微調低,並遜於市場預期,部份是由於當局向下修訂上季消費者開支。此外,芝加哥製造業活動自逾兩年來首次收縮,反映油價上漲減低廠商生產。
美國次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由上月首次公布的3.4%,向下修訂至3.3%,升幅低於市場預期的3.4%,較首季的3.8%升幅有所放緩。

芝加哥製造業收縮

上季消費者開支由首次公布的3.3%調低至3%,差過首季的3.5%。進口值由原初的下跌2%,調整為上升0.5%;出口值升幅由12.6%調升為13.2%。商業存貨由首次公布的下跌64億美元,修訂為增加26億美元。
反映通脹的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升幅由原初的3.3%調低至3.2%,但仍高過首季的2.3%。稅後企業盈利升幅在首季下跌0.1%後,次季升6.9%。
全美採購經理協會芝加哥分會公布,8月份製造業活動指數由7月的63.5跌至49.2,遠差過市場預期的61.5,是2003年4月以來首次低於50點分水嶺,意味製造業活動收縮。其中,就業指數由56.1跌至51.7,新定單指數由69.6跌至46.5,物價指數由61.3升至62.9。ForexCapitalMarkets分析員利恩表示,8月份芝加哥製造業表現極劣,聯邦儲備局或會調整加息步伐,短期利率可能在4厘見頂,而非市場原先預期的4.25厘。

儲局憂慮通脹惡化

另外,聯儲局8月份議息紀錄顯示,聯儲局決策者擔心油價持續上揚將推高核心消費物價,並拖累消費市道及經濟增長前景。市場預期聯儲局今年內將會繼續加息,以防範通脹抬頭。
根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8月9日的會議紀錄,與會官員認為,近期數據顯示美國核心通脹仍然溫和,處於官方目標範圍上限,反映現時物價大致保持穩定。
但聯儲局官員警告,通脹近期加快將可能對長遠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他們指出,能源價格近期不斷漲升,可能會「顯著拖慢」消費者開支,估計美國家庭開支將以溫和步伐增長。
會議紀錄說,儘管聯儲局已連續10度加息,惟目前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仍低於中性水平,因此未來完全需要有「進一步的政策行動」。
4CAST經濟分析員斯隆表示,會議紀錄看來加息警告意味甚濃,聯儲局擔心通脹抬頭,他們憂慮能源價格上升可能會推高核心通脹,多於擔心消費者開支受能源價格上升拖慢。
美國股市昨天早段偏軟,原因是該國經濟增長和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遜預期,以及風災拖低保險股。不過,由於石油股獲追捧,股市於接近午市反彈。

杜指早段先跌後穩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跌55.95(0.54%),見10356.8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跌5.68(0.27%),至2124.08。開市後兩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杜指升1.91,報10414.73;納指升3.54,報2133.30。
在周二,杜指跌50.23,收報10412.82;納指跌7.89,收報2129.76。
滙市方面,由於經濟數據遜預期,歐元最多升0.80美仙,高見1.2301美元;美元一度跌0.32日圓,降至110.93日圓。紐約早市,歐元報1.2285美元,升0.64美仙;美元報111.12日圓,跌0.13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