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正與巴士公司就年底推行的巴士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展開最後談判,三間巴士公司卻突以油價高企為理由,要求巴士亦要徵收燃油附加費。議員批評巴士公司「耍手段」,要求政府不要讓步,必須強制三間巴士公司全面減價。 記者:麥志榮
九巴執行董事伍穎梅昨表示,九巴燃油支出是去年的兩倍,隧道費開支增加了八成,而員工薪金亦加了百分之二,令經營成本百上加斤,政府豁免燃油稅的優惠幫助不大,所以已向港府提出,希望可以考慮效法航空界及航運界的做法,為運輸界,包括巴士、小巴及的士等引入燃油附加費,九巴未有定出附加費的詳情,但強調「燃油附加費並非九巴創作出嚟,而係市場上運作咗好耐嘅機制!」
政府早已豁免燃油稅
至於當局提出的巴士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伍穎梅指出,機制仍在商討中,在油價壓力下,九巴暫未決定申請加價,但亦無力再減價。
新巴及城巴發言人則表示,油價上升令兩巴上年度的燃油開支增加了八千二百萬元,希望港府可以考慮為巴士引入燃油附加費。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言人指出,政府已豁免巴士公司的燃油稅,巴士亦是市民日常乘搭的主要公共交通,不宜設燃油附加費,希望巴士公司削減其他成本開支。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質疑,今年底實施的巴士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已包含了油價因素,巴士公司此時提出收燃油附加費只是「耍手段」,目的是抗拒減價,他希望環運局局長廖秀冬「企硬」。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表示,燃油開支只佔巴士成本一成,九巴每年都賺取數以億元計盈利,根本無充足理據收取燃油附加費,政府今年底推行可加可減機制絕不宜手軟,必須要求巴士公司減價。
另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宣布,內地由今日起暫停出口成品油四個月,本港油公司均表示,本港燃油由新加坡進口,供應不受影響;經濟發展及勞工局稱,機電工程署一向規定油公司及煤氣公司須維持不少於三十天的燃油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