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月滿中秋掛燈籠,增添幾許詩情畫意;追求時尚的港人近年愛上傳統事物,令人手紮作燈籠大熱。有傳統燈籠店今年推出鸚鵡、蝴蝶新造型燈籠及巨型燈籠;有家庭式經營紮作店母傳女合力炮製紙製的金魚、白兔燈籠招徠。有關店舖均稱銷情暢旺,生意額較去年飆升兩成至一倍。 記者:蔡朗清
距離中秋節尚有不足三星期,位於西環、專營香燭紙業的天就行門前,掛着大大小小的傳統布製燈籠,金魚、鯉魚、白兔,還有七彩鮮豔、造型可愛的孔雀、海豚等,惹來途人抬頭觀賞。
天就行採購部經理伍淑芳昨表示,過去一直以金魚等傳統造型燈籠為主,去年推出新款燈籠如孔雀、海豚、蜜蜂,深受巿民歡迎,故今年再設計新款可愛兼色彩斑斕的鸚鵡,及拍翅起舞的蝴蝶,「鸚鵡呢類燈籠除咗應節,重可以當家居擺設,好似啲人鍾意將鸚鵡燈籠放喺假樹度,增加咗唔少生氣。」
不少私人住宅訂購
天就行今年更首次推出多款巨型燈籠,包括金魚、楊桃、白兔及鸚鵡,長度可達五十吋(逾四呎),認真嚇人,除了供應商場及大廈擺設,更有不少私人住宅訂購,擺放在花園內。
伍淑芳表示,去年傳統燈籠銷情強勁,銷售量數以萬計,中秋前半個月燈籠已銷售一空,今年增加產量,迄今已售出七、八成,銷售量料較去年增加約兩成。
上環經營紙品香燭的生福祥香莊老闆娘黃改蓮近日趕製傳統紙燈籠,由於以人手逐個紮製,去年約一千個燈籠包括楊桃及白兔等造型燈籠中秋前已售罄,今年夥同剛滿師的女兒連夜製作,充其量生產約二千個,「𠵱家啲人好鍾意傳統燈籠,兼且有唔少外國人購買,相信好快就賣光,生意額比舊年增加成倍。」她說,今年會推出難度更高的金魚造型及玻璃紙楊桃,「整一個要成三、四日。」
位於灣仔太原街的玩具店亦開始售賣塑膠吹氣燈籠,日昇玩具店負責人蔡先生稱,今年主打燈籠計有卡通電影《荒失失奇兵》的斑馬、長頸鹿等,「但係近年傳統燈籠好賣,今年亦入咗楊桃等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