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繼承紮作紙燈籠

女兒繼承紮作紙燈籠

隨着時光流逝,傳統紮作紙燈籠逐漸式微,但四十多歲的生福祥香莊老闆娘黃改蓮卻樂此不疲,自學成功、從事十多年紮作紙燈籠的她今年最高興的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後繼有人,其十多歲的女兒繼承衣缽之餘,更一起與她首次合力創作金魚燈籠。
黃改蓮昨日一邊趕製紙燈籠,一邊對記者回憶說,小時候在內地家鄉已喜歡勞作,其後來到香港在香燭店工作,便愛上了製作紙燈籠,不斷自學嘗試,終自成一家,「做燈籠首先要識將竹枝削成竹條,但經常被竹條刺傷手指,入肉出血。」

每年均被搶購一空

她說,削成竹條後便將竹條做各種造型如楊桃等內櫳,再貼上縐紙、掛穗等,頗花時間及傷神,「有時大力屈啲竹條,手都腫晒,趕起工嚟晚晚做到三更半夜,眼都花埋。」
然而,黃改蓮一做便做足十二年,更稱會繼續做下去,「雖然辛苦,但係好開心,見啲街坊話啲燈籠好靚,搶住買,我就好滿足。」
事實上,每年黃改蓮製作的燈籠均被搶購一空,今年她更花時間製作難度更高的金魚燈籠,「雖然係難,但係可以挑戰自己,最重要係囡囡一齊做,繼承我嘅衣缽。」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