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毒魚陰影猶在,本地魚業界休市三天後,今日起恢復進口內地淡水魚應市,業界人士稱,由於市民對進食內地淡水魚仍有戒心,相信價格只會微升,而由於獲點名註冊的內地魚場主要出產鯇魚、大魚、鯪魚及鯉魚等「四大家魚」,其他雜魚正常供應無期。
港九新界海外魚業批發商會理事長許漢文昨稱,今日供港的內地淡水魚應少於一百擔,數量僅及正常的五分一左右,他估計價格會略為上升,平均每斤零售價約貴一元。
零售魚價料升一成
港九淡水魚商買手會主席冼均表示,以他了解今日供港約一百擔淡水魚來自順德,均為「四大家魚」,由於數量少,估計零售價由平日每斤十元加至十一元至十二元,至於雜魚因檢疫及魚場未獲註冊,暫未知何時恢復正常供港。
主要售賣雜魚的港九鮮魚行總會理事長黃天雄指出,今日只有四大家魚輸港,故他會繼續休業,相信其他售賣雜魚為主的販商亦受影響,他又說暫時未知雜魚供應何時恢復正常,「應該有幾個(註冊)魚場做雜魚,但數量好少,根本唔足夠供畀香港。」
業界倡暫緩註冊制
為令內地淡水魚盡快全面正常輸港,許漢文建議,暫緩實施註冊魚場制度,容許以往供港魚場未獲註冊前繼續出口淡水魚,若在本港抽驗發現問題,可「成批貨打回頭」並禁止該魚場產品來港,「咁做對魚場、入口商、魚販同市民幾方面都有好處,𠵱家做法解決唔到問題。」
魚業界罷市期間,街市不少魚檔休業,旺角花園街街市售賣鮮魚的檔口昨日異常冷清,鮮有市民購魚。
其中一名魚販潘先生認為責在官員,因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言論而令市民不敢吃魚,令販商生意銳減,他說近日營業額僅夠交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