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短線反彈阻力在15000

投資學堂:短線反彈阻力在15000

在市場傳了一段頗久的中國石油(857)批股事件,昨日終於揭盅,一如本欄在8月5日那篇名為「股神未必急於售中石油」的文章所言,批股的並非傳聞中的股神畢菲特,而是中國石油自行批股。
由於截稿前仍未有中石油批股的詳細資料,所以仍不太清楚批股後對中石油股權的影響,但基本上,在本年5月中石油的股東會中,已通過其配售不多於20%現有H股之股本,可見其批股已有預兆。上周中石油公布中期業績時,副董事長蔣潔敏高調地強調,沒有接獲來自畢菲特減持的消息,並直言「不排除有人故意炒作」,當被問到其公司會否配股及發行新股時,他卻沒有正面回答。該事已有些中石油可能批股之預兆,故日後投資者不要忽略管理層智慧之言。
近日中石油因批股傳聞困擾,即使油價屢創新高,仍未能令股價回升,這次批股傳聞被證實,有這麼多股份批出市場,相信要一段時間消化。正如前一次英國石油BP在2004年初,沽售35億多股中石油,隨後中石油需窄幅牛皮一段頗長時間才能再展升浪,相信這次亦不例外,估計中石油須一段時間鞏固。
昨日本欄談到3隻重磅股滙控(005)、和黃(013)及中石油先後公布中期業績報告,筆者察覺滙控的中期業績報告最具份量,資料頗為豐富;和黃的業績報告則較為複雜,不太容易弄清其業務情況。至於中石油,雖然上半年的盈利超越滙控及和黃,達592億多元,但業績報告相對其他兩者簡單,這是因為其業務性質相對較單一所致。

中石油防守性欠佳

中石油在上半年的原油生產只增加了2.1%,油氣總產量亦僅增加了5.3%,但盈利卻勁升36.1%,兩者頗不成比例。可見其盈利增長來源並非其產量增加,而是產品售價,即實現油價大幅上升所致。這類股份的好處是當油價飆升時,足以令其盈利大增,缺點則是「防守」性不強,一旦油價回落,便直接影響其盈利。上次在BP批股後,筆者記得,經一段時間後,投資者能以低於批股價的價格從市場吸納中石油,不知這次會否歷史重演?
近日港股多次逼近50日線皆有一定支持,暫時來看14750-14800水平可以一守,但14天RSI自失守50水平後多次反彈仍未能重上50之上,反映大市動力正在轉弱,故短期即使有回升,相信亦只是短暫性反彈而已,同時頸線位(大約15000水平)阻力頗巨。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