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嘉蓮精神 - 吳靄儀

貝嘉蓮精神 - 吳靄儀

兩年前肺癌逝世的貝嘉蓮律師,在香港的社會滄桑史和法律典籍上都是個人物,爭取居港權的港人內地子女和他們的家長、被羈留在封閉營和強行遣返越南的船民、無數遭到家庭暴力的香港婦女和她們的孩子,都會記得貝嘉蓮這位俠骨柔腸,樂觀倔強的律師。她的後半生在香港度過,又與香港的歷史發展密切關連,她的傳記,其實是一部正待撰寫的香港傳奇。
上星期日,八月二十八日,原是她七十五歲的生日。她的友好按照她的遺囑,在澳門舉辦了一個紀念會,聚集了她分散於地球各處的家人、法律界和人權組織的同事、朋友,在她生前鍾愛的路環竹灣酒店喝一杯,在露台上目送她的骨灰撒入酒店對開的美麗海灣之中,然後到陸軍俱樂部吃一頓豐富的晚飯。單看出席的人,已令人深深感到,原來貝嘉蓮的一生,照亮了那麼多人的生命,令他們不但感到生命更有意義,而且更樂於貢獻自己以幫助別人。
在紀念會中,我初次認識了與她年紀相差不到兩年的妹妹,她和貝嘉蓮樣貌、言談以至手勢姿態都相近極了。從她的口中,我得悉貝嘉蓮在蘇格蘭出生,姊妹兩人自小由祖母撫養長大;在安德魯大學畢業後,貝嘉蓮取得律師資格,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但婚後因需照顧丈夫和子女而擱下,四十八歲那年,幼子也已長大,她才重新考取大律師資格,更因偶然機會,來香港接受培訓,竟從此展開了一生人之中最輝煌的事業:她的成功,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如果有人能說是「金錢如糞土,仁義值千金」的話,那就是貝嘉蓮:她熱愛生命,推動她的力量,正是她受不了弱者受到強權的欺凌的正義感,她堅信法律要為正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