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分析數據 有效監察結構<br>城大新感應器測危樓

電腦分析數據 有效監察結構
城大新感應器測危樓

【本報訊】八月份多場豪雨引致多處山泥傾瀉,樓宇地基可能因而變得疏鬆脆弱,令人擔心大廈出現倒塌及外牆鬆脫剝落的危機。香港城市大學工業技術研究中心最近研製兩項創新感應技術──「晶石感應器」及「激光剪切干涉法」,可有效檢測樓宇倒塌及外牆剝落的潛在危險,讓業主及早進行維修。 記者:黃嘉寶

城大製造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講座教授及主任洪友仁昨日出席新感應科技發布會時稱,香港檢測樓宇的技術主要依靠敲打或拿取石屎樣本進行檢測,容易出現人為主觀判斷偏差,但新科技晶石感應器及激光剪切干涉法則是較可靠有效的辦法。
他解釋,晶石感應器用作監察樓宇的結構是否存在問題,感應器將會植入樓宇樁柱的底部,石英造成的晶石顏色會隨着樁柱所承受壓力的變化而轉變,為樓宇的安全問題發出警號。此外,感應器會接駁光纖,研究員會透過電腦設備遙距閱讀及分析感應器所錄得的數據,以便長期監察樓宇結構情況。
他強調,激光剪切干涉法則結合聲波的感應技術,用以檢測樓宇外牆是否有鬆脫剝落的危險,聲波的強度有如千個鎚仔敲打牆面,而激光照射在牆面上時會產生色斑,顯示牆面剝落的危險性,「剝落較嚴重的地方,會呈現紅色」。他指出,只需兩秒就能檢測一幅面積一米的牆,晶石的成本也只不過是一至兩元。

激光檢測可靠

他又透露,激光檢測較紅外線檢測更可靠,「紅外線靠熱光感應,測出來嘅結果可以受溫度影響,所以冇咁準確。」
城大製造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副教授葉偉霖說,房屋署委託城大進行上述研究,並正商討在該署轄下樓宇實地檢測的日期。

洪友仁表示,「晶石感應器」會被植入樓宇樁柱中,晶石顏色會因樁柱所承受的壓力的變化而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