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談到,程翔事件的背後涉及司法和輿論的操控。一方面,程翔案已進入所謂司法程序,另一方面,官方傳媒又未審先定罪,繪聲繪色地報道程翔收取巨額金錢從事間諜活動,在內地報章、網站則完全看不到不同意見。
挑開福建政壇黑幕
黃金高事件的司法程序走得更遠。這名曾投書人民網訴說個人因反腐敗而生命受威脅的「避彈衣書記」,已被正式控告受賄,金額更多至可判死刑的級數。但是,官方傳媒、網站繼續對案件提出質疑,指摘事件為「報復性執法」,要求公開、公平、公正審理案件,甚至呼籲胡錦濤為黃金高平反,以挽回民心。
以內地的慣常作法,官員如果被革職、落案控罪,即是官方已為事件定調,當局控制下的傳媒及網站就會即時「一統江山」,令不同聲音消失。出現如此不尋常的狀況,難免又惹來操控者正進行權鬥的猜測,目標又指向胡錦濤和江澤民的親信賈慶林。
現任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曾主政福建,因江澤民撐腰,避過廈門遠華走私案一劫,並且榮升。黃金高挑開福建政壇的黑幕,自然有人重提賈慶林的舊事。當官方將黃金高送上法庭審訊之際,傳媒罕有地出現不同調,豈是疏忽所能解釋?
由此出現另一個問題:如果胡錦濤可以操控傳媒對黃金高事件發出不同聲音,為甚麼在程翔事件上沒有這樣做?
能做而沒有做,可以有兩個解釋:一是時機不宜,因內外有別,在涉及境外人士的問題上,一旦公開出現不同聲音,就是公開決裂,因此其中一方只能忍讓。
棄卒保車 交換籌碼
二是最惡劣的情況,不願做。程翔畢竟不是中共體制內的高官,一旦被棄卒保車,或被用作交換籌碼,都是合理的推論。
不論程翔事件,還是黃金高事件,背後操控司法、輿論之手影,極為明顯。當一個國家的司法、輿論,被某些人玩弄於掌上之時,豈是國民之福?就算是在朝為官,又豈能求得公正之評價?
如今,傳媒的風聲已轉向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一場更慘烈的廝殺即將展開,決不是北京幾句粉飾太平的說法就能釋疑。
(五中全會前的權鬥 四之二)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