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早睡早起,臨睡前隨手翻開劉紹銘的自選集《一爐煙火》打算看幾頁寧神,怎料迷頭迷腦,一看就看了大半本,驚覺起來,連忙熄燈閉目睡覺,也不敢看是幾點鐘。
我自己愛看書,卻對書認識少,所以特別愛看談書、談作者的文字。這又有別於一般的書評。書評有很多種,一些是長篇大論的分析、批評,暴露著作的短處,炫耀論者的學識,我最不耐煩。當然有些長篇的書評是極品,是作者本身對題目有研究,不但讓你了解所評之書的內容背景,還令你無意之間對這個題目有了一個宏觀的認識。不過這種書評是要抖擻精神細心看的。最不費勁而又令人看得愉快的就是劉紹銘這種:《香港文學無愛紀》教我認識了香港的作家韓麗珠、董啟章、謝曉虹等,不是認識很多,但知道一點點,足以引起我的興趣,下次會找他們的作品看;《見樹也見林:鄭樹森的文化評述》,教我認識了鄭樹森,一個以淵博學問見聞看書、評書的人。當然,詹德隆的《中通外直》、董橋的《從前》我已熟悉了,但看劉紹銘看他們的角度就很有趣,很有gossip的味道。比如,不是他提出來,我真的沒有注意過老詹有「家國情懷」。《笑論毛尖》告訴我這位俏皮女作家毛尖把董橋的《從前》的格式套用在世界杯談反應上,令我大樂。他談林語堂、錢鍾書、張愛玲──不拘談哪個,都特別輕盈和有意思。
我覺得文章要這樣才算體貼讀者,作者要像個園遊會的女主人,把陌生人介紹給你,三言兩語就令你覺得舒服,又得益,又愉快,還開闢了以後跟很多人有很多約會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