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代母親為減少分娩時的痛楚,多會選擇剖腹產子,但原來經剖腹出生的嬰兒較順產出生的嬰兒,更易有蛀牙。一項調查發現,剖腹出生的嬰兒約於四個月大,已出現可導致蛀牙的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較順產嬰孩早一年出現蛀牙、爛牙危機。
抵抗力較弱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紐約大學一項調查發現,在一百二十七名順產出生的嬰孩,在經母體陰道出生過程中,接觸較多細菌,因而產生更多抵抗力,他們在出生後二十九個月才出現可能導致蛀牙的轉糖鏈球菌。但反觀剖腹誕生的嬰兒,抵抗力則較弱,他們均在出生後十七個月,已出現轉糖鏈球菌。
據了解,該菌主要出現在牙齒表面及生長於牙根上,令食物轉成酸性及導致蛀牙。調查發現,嬰兒出現該菌是與母體有緊密接觸所致。
調查人員稱,除剖腹出生的嬰兒較易有蛀牙外,其母亦有較高機率有蛀牙。英國紐卡素大學口腔及生物系教授RoyRussell說,目前最重要是找出方法,減少嬰兒受細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