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家藉颶風挾升油市<br>交通費爆加價潮

炒家藉颶風挾升油市
交通費爆加價潮

【本報訊】颶風「卡特里娜」(HurricaneKatrina)吹襲美國墨西哥灣產油區,炒家乘機興風作浪,令紐約原油期貨一度飆升至破紀錄的每桶七十點八美元。颶風的威力直撲全球,亞洲捲起小股災,香港亦因燃料成本暴漲而觸發交通工具加價潮。小巴、渡輪、貨櫃車,紛紛提出加價,綠色專線小巴破天荒計劃徵收燃油附加費,並申請調高車費,加幅最高達兩成半。 記者:蔡元貴、雷子樂

目前全港有三百一十條綠色小巴專線,運輸署統計顯示,今年六月使用專線小巴的乘客人次超過三十九萬,是僅次於九巴與地鐵的香港第三大公共交通工具。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邱戊秀表示,已於上周一向運輸署申請每程一至五角的燃油附加費,附加費屬臨時性質,油價回落時即予取消,石油氣小巴以車用石油氣每升兩元作基準,柴油則以每升七元作基準,零售價超逾基準,便收附加費。

「希望政府幫我哋止血」

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旗下車輛佔全港綠巴數量約六成,邱戊秀說,一間擁有六、七十架小巴的專線小巴公司,燃油費成本由年初的八十萬元激增至一百一十萬元,利息不斷上升亦加重供車支出,不徵收燃油附加費,很難應付經營開支,「我哋已經流緊血,差在未斷命,希望政府幫我哋止吓血。」
運輸署表示,尚未接獲燃油附加費的申請,但目前正處理超過四十宗專線小巴加價的申請,加價理由並非純粹燃料開支上漲。四十多條申請加價的專線,遍及港九新界多個區域,加幅百分之五至二十五。最厲害是行走觀塘聯合醫院至廣田及啟田道的76A和76B,建議由四元加至五元,加幅為百分二十五。
黃埔區四條綠巴專線2、2A、6、6A亦準備加價百分之三至五,負責人謝健威說,四條線過去兩年已經出現虧蝕,燃料費佔經營成本逾一成,必須加價才能彌補損失。
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秘書黎銘洪說,全港綠巴均蠢蠢欲動,除了已提出加價的四十條線,還有六十多條線準備申請。他指出,除非政府即時減免燃油稅,緊急扶助小巴業度過難關,否則加價無可避免。至於紅色公共小巴,則有個別地區,如彩虹區的路線已加價一成。
政府發言人對近期油價飆升表示關注,雖然香港經濟相對來說較少倚賴石油產品,但政府仍關注油價對運輸業等個別行業的衝擊。發言人說,目前柴油稅每升一元一角的徵收率已經較正常減了近六成,自一九九八年以來的寬減措施已令庫房損失六十八億元,再延續優惠將會導致政府每年少收九億元稅款。

的士業擬收燃油附加費

的士同業昨日亦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增收燃油附加費,的士同業聯會主席梁紹昌稱,業界初步取得共識,暫時不會收取燃料附加費,但指出過去一年石油氣價格上升六角,每公斤石油氣價格由去年七月的二元一角,急升至現時的二元七角,令每名司機每月支出負擔增加四百五十元,壓力大增。
航行維港及離島的小輪公司新渡輪已公開表明加價,據了解,該公司提出了三個平均加幅約為百分之九點六的加價方案,包括平日及假日加幅劃一、平日加幅高於假日及假日加幅高於平日的方案。
十多個粵港貨櫃運輸業商會,以油價高企為理由,建議由星期四起,向提貨人徵收燃油附加費。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指今日會與貨櫃車業界發出聯合新聞稿,建議由市場自行決定是否向運輸業界繳交燃油附加費,「我哋好多廠家喺內地設廠,一星期有三日冇電,要用油發電,油加價對我哋影響重大啦,唔通即時向客人加價呀?」

面對運輸業界紛紛要求加價,市民交通開支勢必大增。成啟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