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揹一公斤」救貧童

「多揹一公斤」救貧童

「一公斤」意味着甚麼?一個名為「多揹一公斤」的助貧活動,最近在內地悄然興起。發起人有感於「美麗的地方往往貧困」,呼籲喜歡到各地名山大川旅行的人士,出發前「順便」在行李中多帶一公斤的文具、圖書、衣物或糖果等,作禮物沿途送贈貧困的學校或孩子。

廣州一名酷愛遨遊四方的男子「安豬」,多年來在內地風景優美的地方旅遊時,發現這些地方的學校和孩子在物質上非常貧乏,因而在去年初發起「多揹一公斤」活動,呼籲厭倦旅行團「上車睡覺,下車看廟」式旅遊的人士參與。

200遊客足迹遍貴州廣西

活動的程序其實很簡單,不論參與者以個人、小組或參加「一公斤」的活動方式,到哪個省哪個村旅遊,都可以先參考「一公斤」網站的貧困學校資料,然後在出發前多揹一公斤文具、書籍、衣物或糖果等禮物,在旅途上與當地的孩子交流,在野外煮食、做遊戲、講述山外的故事和城市的模樣。一名參與者說:「告訴他們(山區孩子)另一個世界,給他們讀書的動力和希望。」旅程結束後,參與者可到「一公斤」網站分享旅途經歷(見表)。
「安豬」呼籲:「做這樣的善事成本不高,又能休閒,何樂而不為?而且參與的人多了,效果將很顯著。如去年全年,僅雲南麗江就接待了五百萬的遊客,如果當中有一千個遊客背了『一公斤』,那麼就有了價值幾十萬的物品,這能幫助和鼓舞多少貧困孩子啊!」
自從活動發起以來,除了大批自行響應號召的遊客外,已有逾兩百人參加「一公斤」主辦的活動,足迹遍及貴州、廣西、雲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山西等地,捐贈的文具超過一萬份、圖書超過三千本。

捐贈1萬份文具3000本圖書

「安豬」昨日對本報表示,目前他們正籌備「一公斤秋季主題活動」,希望入秋後透過參與者的文章和圖片,向各界募捐書籍和文具。活動獲各地網民的熱烈反應:「我可以參加廣州市的有關工作,我的優勢是攝影。」「我在成都上學,可以做一些網絡推廣和學校聯絡的工作!」「西安的,報名,聯絡和推廣吧!只是經驗缺乏,還要大家多指點呢。」「PC,北京,沒多大本事,有不少熱情,希望能為活動添加一份力量。」
本報記者/《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