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每年花費在體育用品及服裝的金額高達一百億元,當中運動服裝的開支佔逾半;各品牌又起用體壇名人宣傳,更令人難以抗拒誘惑。
運動發燒友、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笑言,品牌運動產品深入各階層,但只要消費者懂得選擇,大可豐儉由人,重要是不要忘記強身健體的核心價值。
選合適跑鞋免受傷
成長於六十年代、皮膚黝黑的雷博士不諱言街童出身,小時候不外乎打打乒乓球、行行山,七七年中學畢業,一次參加了外展訓練,從此熱愛運動。尋常的跑步、中產味濃的高爾夫球、小眾的越洋風帆等運動無所不精。
他說,最簡單的運動便是跑步,初跑者每星期跑兩、三回,每回十五至二十分鐘,可提升心肺功能,習慣了,可增至每星期跑最多五回,每回最長四十分鐘,「踏入秋天係跑步好季節,但係港人一般是但買對鞋就跑好易受傷,應該買番對跑鞋。」他說,跑鞋的鞋踭底部約有兩厘米厚,跑步時可減輕撞擊力,「以體重一百磅嘅人計算,每跑一步,跑鞋可以卸咗五磅力,一萬步就卸咗五百磅力。」
雷雄德稱,穿上不適當的波鞋跑步,會增加足踝受傷及慢性勞損的機會;經常跑步,半年至九個月便需要更換跑鞋,若視為便裝鞋穿着,一年半才要換;跑鞋的價錢一般五百元便足夠。
雷博士亦熱衷於高爾夫球;他說,對步入中年、缺乏運動的中產階層,高爾夫球是不錯的運動。由於四十五歲後體質下降,不能做太劇烈運動,高爾夫球運動量便剛剛好,增加心肺功能之餘,又可提升上肢柔軟度及專注力,更可紓緩工作壓力。
他說,中產人士玩高爾夫球的最佳模式,是平日在政府開設的練習場練球,周末、周日則返內地打球。內地會籍由八萬元至五十萬元不等,「一般嚟講,去深圳打一次波人均消費約一千蚊,玩足成日,打完波又可以揼骨、食飯,經濟實惠。」
精打細算的雷雄德教路說,初學者大可到深圳購買高爾夫球套裝,十三支球桿連球包售價一千元,質素也不錯,較本地同類級數產品便宜一半;至於球衣由百多元至三千不等,豐儉由人,「但我建議買約五百蚊至八百蚊、加入人造纖維嘅高爾夫衫最好,汗水好快就乾。」
記者:蔡朗清
本欄請來各行各業名人講解他們最熟悉的產品,並向讀者提供消費心得,逢周一刊出。